高频振荡通气结合一氧化氮吸入对急性肺损伤兔氧合的影响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判断高频振荡通气(HFO)伴低浓度一氧化氮(NO)吸人对急性肺损伤家兔气体交换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

用37℃温盐水反复进行支气管灌洗(按每次30 ml/kg)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应用高频振荡呼吸机和1 × 10-6NO吸人对10只急性肺损伤家兔进行实验性治疗,并测定肺力学、血液动力学等参数。

结果

HFO + NO与急性肺损伤基础值比较:PaO2/FiO2比值由156 ±32上升至405±48(P< 0.01)、氧合指数(OI)和肺内动静脉分流量(Qs/Qt)分别由7.8 ± 1.7和0.41 ±0.06下降至3.7 ± 0.8和0.30±0.05 (P均<0.01)。HFO + NO与单纯HFO比较:PaO2/FiO2比值由379±86上升至405 ±48(P<0.05)、OI和Qs/Qt分别由5.8 ± 1.9和0.35 ± 0.06下降至3.7 ± 0.8和0.30±0.05(P均<0.05)。

结论

HFO + NO吸人可改善急性肺损伤兔的氧合,肺内分流减少,吸入1×10-6 NO有效。应用本系统质量流量控制器,可以在高频振荡通气时提供稳定浓度的NO气体。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初步分析儿童小脑肿瘤术后发生小脑缄默综合征(CMS)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例小脑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后根据MAYO诊所Darley诊断标准判断患儿是否发生CMS,并将其分为CMS组(3例)与非CMS组(13例)。同时纳入同期3名健康志愿儿童作为对照(健康对
目的探讨复杂脊髓脂肪瘤的临床分型、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4例)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199例)收治的403例复杂脊髓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变,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根据病变手术前、后的影像学(MRI)特征、术中所见,403例复杂脊髓脂肪瘤可分为背侧型(51例)、过渡型(289例)和混杂型(6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ARL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325例)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609例)的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45例来源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胶质瘤手术标本,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
目的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或同期行颅骨修补术继发大量硬膜外积液(EFC)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钛网行颅骨修补术,且于修补术前或同期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9例。颅骨修补术后33例继发EFC,其中7例为症状性EFC(SEFC)。EFC患者均采用去枕平卧及增加补液量治疗;SEFC患者采用头皮穿刺钛网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以局部血管扩张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近几十年,多项研究分析了颅内动脉瘤和主动脉疾病的共病现象。主动脉疾病患者中颅内动脉瘤的发生风险增加,反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主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同样增加。这一现象可能与心脑血管系统的胚胎发育异常、基因突变及其他危险因素相关。探究两者发病的相关性有助于对两类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预防。本文对两类疾病发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回顾,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后路全内镜下锁孔手术治疗的15例单节段CSR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复查颈椎MRI、三维CT及X线平片,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包括行VAS、JOA颈椎评分
目的探讨双侧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术(GPi-DBS)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双侧GPi-DBS治疗的15例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个月开机,初始刺激脉冲参数为:频率160 Hz,脉宽90 μs,选择恒压刺激,最后选择治疗阈值低而不良反应阈值高的触点作为刺激触点。术后3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疗效及其与粥样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CEA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1例,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均行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术后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的变化,将患者分为症状改善组(42例)和未
目的探讨危重病时磷脂酶A2 (PLA2)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 IL-6,IL-8 ]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5例患儿及20例正常健康儿血清PLA2及细胞因子水平,结合脏器功能监护及血糖(GLU)、血乳酸(LA)及PaO2的监测。结果危重组PLA2、TNF-α、IL-6、IL-8分别为(0.681 ±0.579) mg/L、(0.518 ± 0.336)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