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物质”基础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race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洛赫对于乌托邦精神的建构,并不是出于主体视角下的先验想象与加工,而是力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自觉,以物质的研究和再诠释为基础,在自然哲学的视域下重写了西方的物质概念发展史,将物质概念理解为一种弹性空间张力的存在之物,并朝向未来进行弹射,提出了“'物质——乌邦托'之弓”的创造性概念,这是布洛赫乌托邦精神建构的物质基础.
其他文献
恩斯特·布洛赫,20世纪欧洲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主义者,其学术成果颇丰.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以“尚未”为核心,从存在本身的形而上学层次,从人的存在本身出发去探讨现存问题,面
雇佣劳动的概念在马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对此概念的表述较多联系异化和异化劳动展开,对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下的雇佣劳动涉及不足,并且对于《哲学的贫困》一书的解读也主要集
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结构是指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结构状况,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阶层结构.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矛盾不断变化,导致新的社会阶层接连出现,促使中国实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道家学说与西方盛极一时的存在主义理论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其思想都可以为今天的哲学与教育学提供借鉴.首先,存在主义要领悟真正意义的“存在”是只有
摘要:经过数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中华民族铸就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满足中华儿女的精神需求,而且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作用,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广博独特的思想特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宝贵教学资源的重要因素,把这些资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融合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作用,提出实现两者融合发展的应用途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
从1934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毛泽东的文论与诗作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对此进行了文化心理解析.认为三个不同时期毛泽东的心理格式具有符合于时代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