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产业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形成产业融合。从当前全球产业发展的规律看,科技与文化融合态势已经凸显,主要由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掀起的高科技浪潮在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出的新兴产业,对我国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与科技;文化创意产业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伴随技术的出现开始的,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不断深入。虽然从世界的发展情况来看,并没有任何国家或个人明确提出“文化与科技融合”这个概念。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也纷纷开始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改变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1995年,日本提出“文化立国”方略,并颁布相关法律保护政策。20世纪60年代,韩国开始制定文化产业政策,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成立专门机构。
  但是,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世界各国就已陆续开始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打通技术和文化产业链,而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发展文化产业。1997年,英国政府提出创意产业理念,因此,英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推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也是率先用政策激励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此外,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丹麦等国也都非常注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积极应用技术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促成庞大的产业链的形成。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及历史演进
  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的理解,目前学术界也见仁见智,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指的就是文化与科技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交叉、渗透、重组最终形成一体。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指文化产业靠高科技产业的技术手段支撑,创新传统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等,甚至催生出新的文化产品或文化业态等一系列现象。
  从文化和科技各自的内涵来看,文化更注重的是内容、内涵,而科技更注重的是技术创新。从当前全球产业发展的规律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实现双赢。一方面,文化发展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和素材;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为加速了文化碰撞,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和催生新的文化形态。如今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纵观历史,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早就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且有脉络可循,发展轨迹也越来越清晰。认真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到目前文化与科技融合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和成长阶段。
  表1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历史演进表
  阶段时间标志影响
  萌芽阶段始于1450年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的成功发明出版业和版权出现;直到19世纪前后,平板印刷术出现
  探索阶段始于1839年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照相技术的发明;1877年美国人爱迪生录音技术的发明摄影、广播、电影、电视等新型文化产品出现
  成长阶段始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计算机的应用;八十年代数字技术的出现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市场、跨国性的文化集团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二、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提出历程
  2010年7月,我国正式开始提出文化与科技融合,通过科技手段,文化产品的内容、传播方式等都不断在发生改变。但是,毋庸置疑地是,现代科技更好地满足了文化诉求,也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虽然,在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间不长,但是其发展之迅速是众人可见的,这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国家陆续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文件政策,都确切地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表2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提出历程
  时间事件
  2010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命题;要求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提出要“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
  2012年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科技进步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文化与科技融合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实质性推进;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拓宽文化传播渠道,丰富文化表现形式。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方式和内容;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工程,提升文化行业技术与装备水平;加速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2012年6月科技部印发《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目标是推进文化和科技相互融合。该纲要指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13年11月为了更好地探索和总结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关系、新模式、新机制与新路径,交流各地的建设和发展经验,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承办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推介会暨2013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2014年3月政府部门继续推进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从制度上支持和保证文化科技融合的持续发展。
  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抢占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制高点。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政府发布文件整理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英国,是全世界第一个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定义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先提出文化创意方面产业政策的国家。目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各国的定义也莫衷一是,有的继续称为文化产业,有的则称创意知识产业等。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虽然两者相互联系,有交叉,却又有明显区别。文化产业是把文化变成商品,文化创意产业则将创意融入到商品中。因此,文化产业展现的是文化变成商品这个单向过程,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文化到商品再到创意文化的双向过程,商品的附加值大幅提高。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在我国也是近几年才蓬勃发展。根据我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可以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九大类,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从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角度出发,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发展在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萌芽期、探索期和成长期。
  萌芽期(1978-1998):文化市场及文化经济政策概念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领域开始出现经营性活动
  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广告管理暂行条例》
  1985年,国务院转发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成员纳入国民生产统计项目中。正式确定文化艺术可能具有产业的性质。
  1987年,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府文件中首次出现"文化市场"。
  1991年,国务院转批《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国家层面上正式提出文化经济政策概念。
  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全面提出一整套文化经济政策。
  探索期(1998-2006):文化作为产业快速发展。
  1998年,文化部设立了文化产业司,标志着我国文化开始作为产业发展。
  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
  2001年,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推出了《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2002年,十六大报告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明确划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把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突出强调了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
  2004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家统计局明确阐明了"文化产业"概念。
  2005年,国务院推出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同年,国家推出了《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6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成长期(2007至今):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2007年10月,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2008年8月,文化部印发《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9年9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0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主要任务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2010年4月,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和指导意见》。
  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求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推介会暨2013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年会"。
  2014年3月,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从制度上了保證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5年11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政府发布文件整理
  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立健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第一,扶持重点企业,打造品牌。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自主创新,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培育文化创意精品,打造品牌,发挥品牌效应,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二,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开放和宽松的信贷环境,畅通融资渠道,简化信贷手续,降低信贷门槛,丰富信贷品种,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额度和力度。第三,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用来引进专业人才,培育优秀的人才团队。引进文化创意企业的高级人才和网络有潜力的人才,建立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注重人才的系统培训和管理,创新培养方式。第四,策划实施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制定合理的项目优惠政策。第五,设立专项创业资金,依托现代科技,打造文化创意信息平台,共享创意资源,提供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提供更便捷更好的创业服务。(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亚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J].商业时代,2011,(2):112-116.
  [2] 厉无畏.“十二五”规划与发展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现代经济探讨,2012,(9):5-8.
  [3] 牛维麟.文化与科技融合促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12,(1):15-16.
  [4] 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1):3-4
  [5] 祁述裕,刘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2-3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我国的3G商用已经迫在眉睫.在3G网络建设中,网络规划和优化工作尤为重要.对于运营商而言,从客户的满意度中提高ARPU值,网络规期和网络优化是关键的竞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指学习者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后期进步的速度出现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简称“高原”、“高原期”、“高原状态”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旅游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成为各企业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目标管理、成本费用的相关概念、理念的分析和对目标成本管理的相
摘 要:住房问题是基本的生活问题,近年来,河北省的房地产价格在持续不断地上涨,导致更多的人沦为了房屋的奴隶。房地产与宏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房地产经济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商品房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但是,短时间内供给是缺乏弹性的,因此,需求就成为了决定房价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对河北省居民住房的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回
生机勃勃的中国煤炭业,跌入了漫长而严寒的冬天。这让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煤炭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煤炭业经历过辉煌的时期。2001~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高速增长,占到全球煤炭贸易量的14.36%,成为第二大煤炭出口国。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量逼近1亿吨。而到2014年,煤炭出口量萎缩到只有574万吨。11年间中国煤炭出口量下降了94%。与此同时,中国煤炭进口量高达2.9亿吨,中国从煤炭出口大
期刊
最近几年,世界事务中一个值得称道的进步就是中国和欧洲关系的发展。不仅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加强与中国的联系,欧盟本身也在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中欧关系的深度与广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全球事务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关系不仅在亚洲和欧洲普遍受到赞扬,连美国也渐渐意识到欧中关系在新兴的世界秩序中的意义。
由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商学院联合主办的《纪念上海商业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于2008年11月6日假座新锦江大酒店隆重举行
设备认证与商用网络一再推迟,LTE不断施压,令WiMAX置身四面楚歌的境地.要想打破这一局面,WiMAX需要从标准、认证特别是商用网络上取得多方面突破.rn802.16m旨在提高竞争力rn
从上海坐汽车一个小时左右便到了古镇西塘了,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境内,是个千年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与繁华热闹的大上海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