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留学生学习“倒、而、却”的偏误分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越南留学生在学习“倒、而、却”时出现的偏误情况,从误用和错序两种形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并从母语干扰、目的语过度泛化、教材编写失误和教师教学失误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对对外汉语关联词语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This article makes a comparatively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istakes made by Vietnamese students when they learn to “fall, but is”, from the two forms of misuse and wrong order, and from the mother tongue interference, over-generaliza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Writing mistakes and teachers’ teaching mistake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the related words and phrase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其他文献
汉语中“药”的量词有很多,可一直以来,人们把量词的搭配关系看成一种语用习惯,而留学生学习量词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靠死记硬背。其实在“习惯”的背后也有一些规律或者“倾向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每个民族的语言各具特色。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语言中的一些词语出现了“同质异陈”现象。本文拟以维、汉语言为例,对语言中的“同质异陈”现象进行描述和探析。  关键词:维汉语言 同质异陈 表现 成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个民族的语言都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