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构建 赏诗尽享课中趣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914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摘 要】
  中国古代诗歌主要特点是:“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这对学生鉴赏诗歌造成很大的障碍,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诗歌教学?我认为不能忽视“创设情境、紧扣诗眼、引导想象、评价促学”四个要点的构建。本文就是探讨如何构建这四个要点,让学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并用生动的例子证明了这些学习手段的可行性。
  【关键词】
  诗歌鉴赏 四点构建 有效学习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瑰宝,它以文字的精练、内涵的丰富成了考察学生语文功底的必选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兴味盎然而又扎扎实实的学习诗歌?我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以下四个要点的构建。
  一、配乐吟诵,烘托诗情,构建诗词学习的独特情境
  以读悟情,历来是诗歌教学的传统手段之一。但是,机械式的吟咏,常常会让学生产生审美上的疲劳,此时,倘若我们教法灵活点,以合适的音乐作媒介,让优美的歌曲创设出一种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这样教学的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例如,我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精心挑选了邓丽君的名曲《雨霖铃》作为音乐媒介,一上课,就先播放这首歌曲,营造了一种“与君生别离”的哀婉凄迷氛围,很快地就把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意境中。接着在音乐的烘托下,我动情诵读,当读到“执手相看泪眼”这一句时,不少同学就情不自禁的跟读起来,读完后,我顺势问:“同学们,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同学们都能很快的说出“伤离别”。可见,配乐吟诵所构建的独特情境,已经引起共鸣,真是“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音乐,让学生懂得,人世间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诗词的主题也就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接受了,成效不错。
  二、紧扣诗眼,巧解诗意,构建诗词理解的有效途径
  诗歌由于受字数限制,每个语词都承载着最大的意义负荷,这就造成了学生在阅读上的困难,可“读懂”是“鉴赏”的基础,“鉴赏”是“读懂”的提升,一首诗词,倘若连读懂这一步都没达到,诗歌的学习就如空中楼阁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可以教给学生紧扣诗眼来理解诗意。
  例如,我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紧紧扣住“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中的诗眼“愁”字,要求学生找找李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学生们首先找到直接写愁的语句“凄凄惨惨戚戚”。我就顺势导引:“同学们,在这种情境下出现的意象想必也是愁苦的,你能不能找出来呢?”于是,“孤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意象也被学生纷纷挖掘出来。接着,我简介李清照一生孤苦飘零的史实,引导学生回读诗句,学生那敏感的心弦就被拨动,雨打芭蕉的淅淅沥沥的声音和彳亍独行的李清照形象交融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这堂课,我正是紧扣“愁”这个诗眼,帮助学生快速有效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感觉古诗词的学习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诗中有画,画中品诗,构建诗词鉴赏的自我提升
  陆机在《文赋》中说借助想象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诗歌学习,离不开读者的想象,尤其是读到有精妙描写的句子时,我们更是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用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的画面,等学生想象一番之后,我们再引导他们把头脑中浮现的画面用笔描述出来,画中品诗,这样,就能较深入浅出的理解诗意,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抓住最后一句“复得返自然”,让学生想象画面:此时,陶渊明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在放飞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品味诗句:“同学们,你瞧,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还有鸡鸣狗吠,多么地宁静、和平。如果此时,你就身处其中,你会觉得舒适吗?”这样一引导,学生很自然地就入了诗境,明了诗意,理解了陶渊明“返自然”的深厚意蕴,体会到诗歌热爱田园生活的主题。至此,借助想象,学生们完成了诗词的鉴赏过程,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自我提升。
  四、评价引导,催生情感,构建诗词点拨的拓展效果
  课堂上,当我们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探讨时,应在问题的关键点上加以“点化”,从而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评价引导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语言激励,有时用点头表示肯定,有时甚至是亲切地抚摸着学生的头以示激励……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时,由于这首词较晦涩难懂,我就先要求学生找出诗中描写音乐的地方,有个学生读到诗中名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感觉不对劲,等我巡过来时,就悄悄问我,“老师,这一句诗写得好奇怪,昆山玉那么名贵,怎么舍得砸碎?”我竖起大拇指赞许的说:“你的想法和別的同学不一样,而且很有道理,真了不起!那么,请你结合李贺的人生经历想想他为什么写得如此反常?”在学生找足资料的基础上,我再给他们点拨这段音乐声背后隐藏的李贺理想幻灭的心理历程,整堂课那位同学都很认真地听着,对这首诗的理解也尤为深刻。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拍拍肩膀的鼓励,都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建立在这些肢体语言上的课堂点拨,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催生学生情感,拓展学生思维。
  总之,在诗歌鉴赏课上,我们不能忽视音乐情境的构建,应该教会学生抓住诗眼,展开想象,用激励性评价催生学生情感,拓展学生思维,时不时在学生心中投下一颗能泛起涟漪的石子激发学生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只要我们始终渗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成长,学生们就不会对学习索然无味了。
其他文献
一、引言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话题是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 100例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及研究组(52例)。对照组单纯行曲安奈
目的 分析银离子敷料和水凝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患者期间给予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Ⅱ度烧伤患者,均采用银离子敷料和水凝胶敷料进行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写作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教学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意义重大。但现实教学情况下写作却成为了学生最为头疼的部分,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对于素材积累的匮乏。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经历较少造成素材积累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小学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恰当的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使用素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一、全面积累素材,打下写作基础  对于作文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黄芪颗粒+羟苯磺酸钙加以治疗后获得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相对以满足功能为主的传统设计方法,提出了矿山机械的以人机工程学为第一,以人为本,从尊重人出发,使用户满意、操作司机满意、乘坐人员满意和它周围工作人员都感到满意的设计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由教编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而设计出来的,几乎每篇课文中都有一些色彩丰富、充满趣味的插图。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巧借插图的直观性、情境性等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学习欲望,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将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笔者以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为研究中心,对其意义及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
讨论了工业以太网构成分布式系统的可行性和优点,分析了4种满足分布式控制的工业以太网协议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设备制造商为支持这些协议在产品中增加以太网连接必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