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心理安全”环境的创设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心理安全”;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108—01
  安全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任何的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自在地发挥自我。在“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原则的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进而创设一种“心理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一、借助错误,为学生创设“心理安全”的课堂环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没有成熟,“错误”会不断地伴随着他们成长。而学生犯了错误往往会显得特别气馁和自卑,如果教师能正确评价,细心呵护,并给予积极鼓励,这样,能使“错误”变成学习资源,让学生找回自尊和自信。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比较 和 的大小,笔者让他们准备了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片,然后让他们自由涂色表示出自己想要的几分之一。这次的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另外就是要借助他们表示出的分数来比较大小。学生操作完以后,笔者选择了分别表示 、 、 的几个学生到讲台上为全班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做的,并把自己表示的分数贴在黑板上。当笔者问这几个分数哪个大时,学生踊跃发言,他们有的说是从涂色的图形上观察到 大, 小;有的说是从一张纸平均分的份数看出 大, 小;还有的学生说如果是3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按平均分的说法去分,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说完就有学生拿出三张不同的长方形纸表示了最小的一张的 ,最大的一张的 ,并让大家观察比较。此时学生都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标准一样。在比较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奇特,想法活跃,出现的错误也是情理之中,但收到的效果也完全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可见,“错误”只要合理利用,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学会等待,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的课堂环境
  课堂需要等待。如果教师让学生停下来进行提示,这就取代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过程,简化了“数学化”的流程,降低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等一等”的策略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用一份源自博爱的宽容,给学生提供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自己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教学“认识分数的意义”时,笔者请10个学生到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自己心目中的一半。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画了各种不同的图形,并表示了它的一半。此时,笔者自然而然地引出了 ,然后问:“ 能不能代表你们所画图的意思呢?”笔者稍稍停顿一下:“如果你觉得可以,就把你画的图擦掉;如果觉得不可以就保留你的画图。”然后,大多数学生都擦掉了自己的画图,只有三位学生没有擦。面对这样的情形,笔者请他们来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其中两位学生觉得用图表示起来太麻烦,但还有一个学生坚持画。笔者没有制止,而是等他画完。从学生的表情中,笔者能感觉到他已经体会到了用分数表示的优势了。
  三、善用鼓励,为学生营造“心理安全”的课堂环境
  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拥有着不可侵犯的人格,表现着独一无二的个性。”可见,教师应当无条件地理解、信任、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项内容,要让赏识和鼓励回到学生身边。
  比如,在教学“圆”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笔者根据学生两种不同意见将他们分组,然后让他们讨论,之后他们再派代表到讲台上辩论。一番唇枪舌剑的交锋后,辩论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于是,笔者面向胜方对他们说:“祝贺你们,感谢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面向败方对他们说:“老师也要感谢你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个问题的出现,才使老师和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刻了,谢谢你们。”
  总之,数学课堂应该是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凝聚着每个学生的智慧与情感。教师要避免出现心理疏远、冷漠、贬损、歧视与排斥等做法,要学会用关爱的眼神看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心理安全”的课堂环境中逐渐成长。
  编辑:谢颖丽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兴趣;教学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113—01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色彩。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适时生动的情景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催化剂,把语言放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象形;会意;形声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1—0103—01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趣味中识字,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大都从兴趣出发。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挂图、投影、表演、实物、
为探究块状花生壳吸附 Cd2+和 Pb2+的机理,对吸附前后吸附质溶液 pH 值变化情况、吸附受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及5种典型的解吸液对 Cd2+和 Pb2+的解吸效果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
为了研究枣果实中不同矿质元素对枣裂果的影响,对壶瓶枣果实不同部位的果皮进行矿质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枣果实果皮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钾(K)〉钙(ca)〉镁(Mg)〉铁(Fe)
【关键词】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8—0122—01  一、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1. 多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在给幼儿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可先告诉幼儿:"春天到了,大树、天气、人、
我于2018年开始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中学援藏,三年来一直带毕业年级强化班。今年新接手的九年级五班是进入九年级刚刚组建的强化班,按道理强化班的学生都是八年级时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