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放弃了盒子

来源 :玩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azzzzzzzzz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电喊停盒子
  
  4月11日,中国电信收到了一份来自广电总局的公函。公函里指出,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电子装置,可以用来与电视机连接播放互联网内容,如“盛大娱乐”等。公函提出,由于存在牌照、版权等一些问题,请中国电信及其下属关联公司配合广电,不给违规企业以网络支持。
  同一天,中国网通也收到了同样内容、同样措词严厉的函件。
  见到这份函件,盛大无奈断臂“盒子计划”已经成为一种不得不为之的事。或许盛大曾期望经过一翻公关活动来挽回局面,但一个星期后,盛大还是无奈地宣布放弃“盒子计划”。
  广电局的公函显然给予了盛大重重一击。在成功地依靠网络游戏市场把自己变成中国饥首富之后,陈天桥的理想已经膨胀成缔造一个“网上迪斯尼”帝国。IPTV正是他眼中稍纵即逝的大机会。所以借由从纳市募集来的庞大资金,过去的几年盛大不断在市场上出击,一连串的资本运作为以后的家庭战略打下了基础。然而,虽然在内容建设方面,盛大的进展颇为顺利,甚至通过收购还成为了新浪的大股东,但是,在硬件方面,盛大盒子计划的进展远远没有那么快。
  
  盛大准IPTV策略
  
  本刊今年1月的专题报道中曾指出,由于成本和定位方面出现问题,盛大盒子面临着不为消费者认可的尴尬。事实也如此,06年盛大大肆宣传其家庭战略时,几乎放弃了对盒子的宣传,宣传主体转向“盛大易宝”。但私底下盛大从未放弃过盒子。有消息称,盛大高层曾亲自到江、浙、京、粤等省市向当地电信、网通“推销”盛大盒子,提出可以利用易宝、盒子实现“准IPTV”功能(所谓“准IPTV”,是指用盛大盒子可以直接使用电视机上网,用易宝则可通过遥控器操作与电视相连的电脑来最终实现电视机上网)。而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在广电局下发公函前,全国也有许多省市级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调研其可行性,甚至部分运营商流露出了大规模采购盛大硬件并与宽带进行捆绑销售的意向,采购额可达数目万部/省。
  运营商当然可以看到盛大盒子对他们的好处:此举不仅可以大大增加视频流量,盘活宽带资产,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一举迈过IPTV的牌照门槛,不用再在内容方面受制于广电。电信部门长期以来拥有对电脑的控制权,他们希望把自己的优势借助某些手段延伸到电视机上。
  当然,并非只有盛大一家在操作此业务,不少的大牌家电企业都有单方面与电信网通合作开发的“三网合一”、“数字家庭”等产品。如果这些计划得以实现,整个IPTV产业的游戏规则将重新书写。不过现在,广电局的一纸公函,又将跃跃欲试的电信系统以及偏电信的网络公司逼回到原来用电脑上网的阵线上。
  
  面合心不合
  
  IPTV本就是电信与广电的博弈。当前IPTV的发展主要以中国电信的全国23个试点城市和中国网通的20个试点城市为主。在试点城市中,电信与广电采取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其中最常见的模式是,广电负责IPTV中心局的建设,电信负责边缘局的建设。前者可以通过中心局负责内容的监管审核,后者则负担更多的网络建设费用——边缘局的数量可达到中心局的40倍左右。在试点城市中,广电获得的最低收入分成在20%左右,最高者甚至达到50%。在合作中,广电方面负责内容的提供、审核与部分网络的建设,电信则负责宽带网络改造和传输。在不同的地区,可能由双方中的某一方负责向用户赠送机顶盒。
  但是尽管彼此在合作,但总有面合心不合的存在。主要问题在于,IPTV涉及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作为两个网络的主管部门,电信和广电局都认为自己理应取得运营IPTV的主导权,尽管最终因为上海文广集团取得首批IPTV牌照,使得广电局略占上风。
  对电信部门而言,一个由电信主导的IPTV产业链里,广电应该仅是内容的可选提供者,类似子移动梦网中的SP/CP,一些激进者甚至提出“完全抛开广电”。盛大等公司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趁虚而入”。
  可以看到,这种倾向是极其危险的。对主导权的争夺会守电信和广电本就薄弱的合作基础变得愈加不稳定。“电信在很多地方打擦边球,做广电不敢做的事情(如引入外国电视节目等),这种做法一旦放大到全国就会受到限制。”电信专家王煜全如此说道。如今果然,在部分电信运营商企图绕开广电自行发展所谓“准IPTV”时,广电叫停了。
  
  重回的机会
  
  就在盛大宣布放弃“盒子计划”后两天,业界又传出了盛大将以3亿元八股中国网通旗下天天在线公司的消息。这一消息来自知名投资机构旧G某消息人士:上海盛大公司正在与网通旗下宽带门户网站天天在线就换股一事进行谈判。如果一切顺利,盛大将在年内投入3亿元人民币成为天天在线的最大股东,而网通则将逐渐淡出。
  目前盛大尚未证实这一消息的准确性,但同时也拒绝对此消息发表任何评论。而来自天天在线公司的说法是,“公司目前确实正在进行一些有关股份制方面的改革,也有一些变化。同时公司也正在进行内容方面的转型准备,不排除寻找一些后期合作伙伴加入的可能,但是不是盛大现在不好说。”这样的说法与IDG那位首先披露此消息的人士所持观点如出一辙。该消息人士称,天天在线公司本身并不是和盛大谈判的主角,两位大股东网通和IDG才是这场资本游戏真正的玩家。
  注意一下天天在线现在的状况和背景,逻辑就会很清楚了。网通控股公司的身份正在束缚天天在线与其他电信公司的业务合作。为了推动业务发展,天天在线迫切需要摆脱运曹商控制,获得一个市场中立者的身份。天天在线是当年网通老板冷如泉一手带大的孩子,冷如泉去电信之后曾经传闻说天天在线要卖给电信,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运曹商控股”的身份,也就不能改变其所面临的问题。吸纳第三方资本,冲淡运营商背景现在看来是最符合逻辑的解决方案。天天在线成立于2003年,最初的投资者是网通和IDG,投资额5亿元人民币。假如盛大果真以3亿巨资入局,无可争议将取得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对盛大而言,天天在线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并且被认为有望拿到全国第二张IPTV牌照的公司。如果陈天桥不愿意放弃转型,那以3亿元买张IPTV牌照,将是他重回家庭战略的最佳选择。
其他文献
8月6日凌晨,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因病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5岁。  王文娟,1926年12月生于浙江,1939年离家至上海,师从表姐、越剧小生竺素娥。她初习小生,2年后,改学花旦。开蒙戏是在《投军别窑》中饰王宝钏。1944年受竺素娥提携,与其搭档演出《碧玉簪》《盘夫索夫》等戏,脱颖而出。  新中国成立后,王文娟与徐玉兰合作演出《白毛女》《信陵公子》等剧目。1952年7月,她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
期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今年65岁的杨朝群在退休后的十年间,始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守在社区一线,带领明珠助老社党支部全体党员,团结老人、服务社会,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讲党课,让辖区5000余名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一心向党 筑梦滨湖花城  2010年退休后,杨朝群与母亲搬到世纪城居住。2011年3月6日,杨朝群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为了帮助母亲恢复身体机能,杨朝群每天推
期刊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奶牛农场。  一百多头奶牛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的游侠、女巫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真的奶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
期刊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晚晴》与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打造“党史”专栏,讲述和传播贵州省丰富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为加强战备,推进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逐步转移的一次战略大调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项战略举措。贵州是三线建设重点省份之一,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工
期刊
“停住!”  一队龙骑兵停在了绝望的废墟。  “可是将军,攻打亚丁的军团正在集结,来自阿宁亚的圣天骑士和光翼龙骑兵部在集结,都在等候你去指挥啊!”  “没事的,你们先走,我一会就采。”  看见远去的军队他松了口气,他其实是太紧张,虽然已经经历过无数的战役,一次又一次指挥他的军团走向胜利,但是这次他怕,这是结束艾末尔亚丁暴政的最后一战。  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迷茫,或许是太渴望成功,又或是他不知道如果
期刊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弯,南泥弯好地方,好地呀方……”  “幺妹,你又睡觉了?听妈唱歌噻!妈们那阵唱的歌硬是好听罗!”  “老妈唱的红歌当然好听,接到唱起哟!”  午夜的医院,终于回归了宁静。白天那些不安、惶恐和伤痛,仿佛都进入了梦乡,只有白墙、白床、白被单,和着那高悬的白炽灯,固执地释放着昏眩而清冷的白光。点滴缓缓滑落进母亲的身体,如沙漏般慢吞吞地数秒计更。母亲低沉嘶
期刊
“吃”是个永恒的话题。人们不仅要吃,还要吃出“门道”,在这一方面,食疗很有代表性。食疗历史悠久,在古人几千年的实践和总结下,产生许多食疗理论和做法。人们以“吃”延年益寿,不同吃法的背后,是不同的需求。  二苏的食疗“秘方”  “食疗”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利用食物来调养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提起食疗,不能不提北宋文坛二苏兄弟——苏轼和苏辙。二人在食疗方面颇有造诣,不光对某些食物情有独钟,还配出了独到“
期刊
我的父亲孙惠仁参加过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人。  七年前,父亲突然离世。让我失去了一位好父亲,人生道路上,失去了一个好导师。七年来,父亲的音容笑貌,常常在我眼前浮现,父亲的谆谆教诲,时时在我耳边回响。一幕幕昔日的往事涌上心田,令我终生难以忘却,永远铭记于心。  记得我上小学时,每晚都喜欢听父亲讲战斗故事,尤爱听他讲述亲身经历。  父亲忠厚,仁爱,谦虚,不喜张扬,总不谈自己的
期刊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先驱李端棻和于德楷、乐嘉藻等贵州名士在贵阳城北原正本书院,即今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所在地,创办了贵州第一所公立中学堂——“贵阳府中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原正本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往次南门外雪涯洞丁公祠、昭忠祠,次年三月正式招生开学。随着学院和办学规模的不断增加,原雪涯洞校址渐显狭小,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故在南明河对面的河神庙另辟新址,新建校
期刊
父母亲在艰难的岁月中养育我们姐弟四人,实属不易。年少时,母亲经常和我说起父亲,父亲年幼时读过几年私塾,上世纪60年代初便离开湖南长沙农村的老家,到江西丰城矿务局一煤矿井下工作。母亲生长在湘江边的渔民家庭,是追随父亲离井别乡从江畔迈进矿区的。母亲与我说起这些往事,言谈中常透出坚毅。  那时父亲每月工资仅三十余元,计划经济时期一家六口全凭那本定量的粮油证和定额的布票、肉票等勉强度日。母亲没有正式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