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牌化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战略,众多高校正在为之不断努力奋斗。但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情况来看,成效不够明显。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基本现状,并以此为立足点,提出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点,从找准定位并明确方向、部门联动与机制建设、育人功能的长效作用三个方面入手,明确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重点。最终提出改变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现状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4-0038-03
  一、校园文化品牌定义
  校园品牌活动通常是指在某一所高校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相关指导老师及广大同学的集思广益下所造就的具有自己的特点、影响十分广泛的校园品牌活动。此卷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多数项目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大力拓展了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了学生视野,有效弥补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也是在高校中最受欢迎的第二课堂。
  二、目前国内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研究文献综述及存在问题
  (一)目前国内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研究文献综述
  品牌化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全国各高校中已趋于体系化、常态化,成为高校育人体系与增强差异化竞争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手段,推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培育有其必要性。我国各高校正在为之不断努力奋斗,“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成为了学校推动品牌建设与优秀学科的主要一环”[1],周宝玉认为“高校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建设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郑英蓓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2]。沈威则认为“从高校文化品牌工作的五个原则入手,分析了高校文化品牌工作的基本逻辑与原则”[3]。“在有关高校品牌建设的知识图谱研究中揭示了文献数量呈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的状态,研究热点为校园文化、民办高校、品牌专业,文献应用多种理论,参与研究的学者较多,但缺乏深层次、更全面的角度进行考虑”[4]。品牌化塑造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趋势。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品牌活动,且高校举办活动的侧重点不同。但品牌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局限。在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中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比较重视专业理论的实践,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品牌活动建设则多重视表面工作,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
  但是,前述研究也有许多不足与未涉及部分。例如高校活动深度不足,只关注专业方面的技术理论研究,而忽略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区情。基于对少数民族高校的前期调研,可以发现,虽然大多数活动深耕于本地,有着长期经验,但未能向内地高校借鉴品牌文化建设,影响力受限于校内,并且有形式主义倾向,学生与教职工文化活动意愿急剧下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少数民族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少数民族地区正处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最佳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相结合是新形势下的创新与发展。
  (二)目前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存在的问题
  流于形式,缺乏實践。在全国各高校中,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之一,但是各高校在实际活动举办过程中流于形式,并且师生对高校文化品牌活动缺乏充足认识,因此活动应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据前期调研,多数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浪费时间、流于形式、沽名钓誉,耽误考试。个别教师认为,校园活动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各高校对品牌活动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全国经济等各方面领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缺乏硬性的教育资源支持和制度支撑条件,开展此类活动则多为完成政治任务,缺乏实践。再者,目前国内各高校考试成绩依然是较为重要的评价体系,基于这样的环境,校园文化品牌的关注较低,难以得到长足发展。
  品牌定位不准确,效果欠佳。对校园文化品牌的定位其实就是品牌活动标准化的过程,需要聚集各方学者的智慧,结合地方特色和自身具有的优势领域,在品牌活动的未来发展理念、目标等各方面找准定位。目前,国内特别是民族地区多数高校都有各自文化品牌活动,但品牌定位不准确,生搬硬套内地高校的各项举措,同时活动面积受限、领域牵涉广、专业导师少、经费投入不足等障碍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品牌定位模糊,发展短板明显。为了扩大活动宣传效应,多数高校只注重活动开幕和闭幕仪式的隆重程度,往往忽略实际内容,学生积极性不高。
  机制不够完善。各高校的文化品牌活动,大多数活动承办方为学生组织或学生工作机构。在整个品牌活动举办过程中学校专业型人才的主动参与度不够、活动目标不够明朗、思路不够清晰、资源整合度不够、对整个活动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加上活动设计规格不高、宣传力度不够、活动安排时间不科学等因素,导致活动效果欠佳。
  经费不充足。各项文化品牌活动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指导及服务,特别是科研等品牌项目整理中科研数据采集、劳务费等会产生较多经费。在整个项目整理过程中,若资金投入不够,则无法完成质量较高的优秀作品。在少数民族区域,高校对于教师的激励制度不够完善等客观因素仍然存在,使项目的开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现实意义
  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并反哺环境育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大学精神;从学校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最终服务于社会,因此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入手,探讨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培育对策。   在学校建设方面,高校文化品牌建设有利于树立少数民族高校品牌活动,扩大学校影响力与知名度;有助于提升大学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进一步推动构建多元的人才培育方案,提升学校育人化水平。
  高校文化品牌建设能够提供弘扬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平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更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现阶段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国家建设为实际行动。
  高校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为各高校提供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对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功绩的认识,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理论意义
  全国少数民族高校文化活动品牌中既要增加与专业有关的活动,也要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因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民族区域高校文化业态。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 构建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从而使软实力的提高成为推动高校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此项活动也深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具体实践,切实推进区域特色的理论践行工作,为各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添砖加瓦。
  在少数民族地区中,以高校品牌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体系中,是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打造高美誉度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对策及方法
  1.活动定位明确。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定位明确指的是去标签化、去形式主义,让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不仅对标高校未来发展的理念、目标,而且充分结合实际,反映高校办学特色、专业特点、文化底蕴以及历史传承。校园文化品牌的品质与内涵决定了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以及高校美誉度的最终呈现效果,是品牌培育“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为例,可以打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并进行差异化发展,注重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战略性任务,坚持“两个不动摇”,增强“五个认同”。
  2. 形成部门联动,完善相关管理组织机制。首先,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应加强与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落实权责,厘清方向。需要积极调动有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甚至邀请一些主要领导,在活动举办过程寻求有关机构及领导的高度认可;其次,高校应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加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为活动的展开提供充分的硬性条件支持;最后,高校需要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活动管理组织制度以及人员激励制度,为校园文化品牌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倾斜政策大力扶持资金人员投入等帮助所产生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提升质量,打造精品项目,为下一步参赛更高级的活动需要奠定基础。
  3. 把育人功能的培育作为长效之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鞭策大学生在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征程上奋力前进,具有强力的驱动作用。校园文化品牌不仅应有凝练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质,更应体现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的育人功能[5]。校园文化建设能为广大教职工及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信念源泉,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培育能够优化高校的形象,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推动师生继续优化校园文化品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创新教育载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才能汇集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因此,在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中应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五、结语
  新时代赋予高校以新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应牢牢把握时代需求,增强思想阵地意识,将校园文化品牌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结合,引领师生在精神思想层面形成正能量的价值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优秀文化的精神辐射至社会层面,最后成为全社会的宝贵财富[6]。
  参考文献:
  [1] 朱小玲,那硕,侠项珍. 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构建和阅读推广[J].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0(05):34-42.
  [2] 侯旻,翡谭钊.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培育的实践与思考[J]. 延边党校学报,2013(04):81-85.
  [3] 纪秀君. 深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N]. 中国教育报,2012-03-21(01).
  [4] 朱毅峰.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19-121.
  [5] 周永东. 高校校园文艺与校园文化建设——以教育部品牌活动“五月的鲜花”为例[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05):89-92.
  [6] 張啸. 创新再生传统文化的新资本——央视“五月的鲜花”节目《遐想》的创作心得[J]. 美术学报,2013(02):115-118.
  (荐稿人:柳杨,西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作者简介:次顿(1982—),男,硕士,西藏大学政法学院科长,讲师,研究方向:藏学及高校思政;次仁卓玛(1987—),女,硕士,西藏大学政法学院科员,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政。
其他文献
越南,对于中国人来说,像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在此之前,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越南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东南亚国家,让人毫无探索和了解的欲望。直到我读了杜拉斯的《情人》①,由一个15岁半的少女戴着一顶玫瑰红色的软毡平边帽,穿着茶色的真丝连衣裙,在一个不寻常的早晨站在越南西贡②的湄公河畔,与即将成为她的情人的中国富家少爷第一次相遇,我好像突然有了认识越南的理由。  一  “妈妈曾经对我说,我一辈子再也看不
期刊
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很多现象或问题,都不是只由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则倾向于把矛头指向一个因素。轻易地归因,很容易导致责备,这不仅是逻辑能力的问题,还容易造成其他不愉快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比如,生活中的两个人发生争吵,很少有人会主动承认是自己的错误;如果某一方或者双方都受到了伤害,可能大家都会首先选择责备对方。——如何解开这类“死结”,还是要回到逻辑分析上来。
期刊
成语“尸位素餐”,常用来形容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显然,这个成语是贬义的,所以用“尸體”的“尸”来骂那个不干事的人,也说得通。不过,“尸位素餐”里的“尸”可不是指“尸体”哦!  先秦时期,人们经常举行祭祀,以乞求先祖灵魂的庇佑。不过,灵魂总是无形的,人们很难知道祖先们到底有没有享用祭品。于是大家想了个办法:祭祀时找一个活人代表祖先的灵魂接受大家的祭拜。这个人就是“尸”。当然,不是随便什么
期刊
摘 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2021年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的教师节主题唱响了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旋律。本文从民国几位有影响力的高校校长博大的教育情怀中,体悟榜样力量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从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的事迹中,明确爱国情怀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中,展望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通过阐述当今教育领域模范
期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新时代的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教师唯有树立崇高的师德,涵养优良的师风,方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望历史,我们能从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教者必以正”等教育思想中窥见当今师德师风之渊源。再话当下,我国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更是将师德师风建设上升到了新的高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期刊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主要选用的都是非连续性文本,一般包含三四则材料,涉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所说的三类文本(社会交往类、新闻传媒类、知识性读物类),比如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选用的就是新闻传媒类中的访谈类文本。这类题的题型设置比较固定,即两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主观题赋分较多,试题区分度大,备考价值非同寻常,值得同学们引起重视。因此,本期我们就以高考真题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不仅会在教育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还在组织动员师生、先进思想引领、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变迁,在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针对新形势下的高校研究生会展开研究,分析了研究生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提出优化高校研究生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会;新形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发展情况出发,以教育部印发《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为契机,分析了2021—2025审核评估较前一轮方案的不同特色和新认识,从质量保障理念、质量标准和管理、质量改进机制和质量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对应用型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发。  关键词:审核评估;本科教育;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
期刊
摘 要:教育大计,育人为本。以“均衡”和“优质”为核心诉求的义务教育双维发展目标,需要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校史与大学文化的交集以及由此衍生和辐射出的诸多历史文化育人元素,能够培根铸魂,涵育小教师范生师德。挖掘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校史和校史文化中蕴含的创业精神、奉献情怀、报效祖国、服务他人的崇高品德和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理想人格以及坚定的科学钻研精神,是激发小教师范生内生发展的源动力,能够提升其精神境界
期刊
摘 要:本文通過对江苏省不同类型高校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现状,提出了回归初心本分、汲取在线教学实践经验、强化应用驱动、健全机制体制、激活建设活力等有利于在线开放课程健康持续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4-003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