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与城市精神的提升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u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高度集中、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重要载体,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列宁有言:“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正处于人类社会飞速推进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化是本次世博会举办的重要社会背景,也是这届世博会所要深入探讨的主题。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参展国人们的共同心声。这不仅是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事实描述,更是一种对未来的价值期许,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如何实现这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城市精神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对于塑造城市形象、培育城市个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城市全方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斯宾格勒曾精辟地指出,将一座城市和一个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作为一个有机的社会生态系统,城市的文明发展涉及到器物、制度和精神理念三个层面。没有高尚的精神理念的统领,哪怕物质经济再发达、面积再宽广、人口再繁多,也只是庞大和强大而已,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城市。从广义上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而关键在于有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否昂扬向上,能否对社会生活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因此,一种优良的城市精神既要有现实性,更要有超越性。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社会总体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它不仅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经验性的表述,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规范性的提倡,是人们的一种价值选择,一个城市的自我期许。城市精神问题的提出本身,就体现了这个城市高度的理性自觉和社会责任感。城市精神是无形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优良的城市精神,就是指普通市民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它只是优良的城市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和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说,城市精神是當前市民素质和行为模式的提炼和升华,而得到全体市民内心真正认同的城市精神的提出和培育,又必然会要求和带动市民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使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进而催人奋进,产生持久而强大的动力支持,释放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空间,从而为城市的科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是主办国和举办城市展示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窗口。经过百年的发展,世博会正由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转向新思想、新理念的阐释,发展成为以关注内容、解决问题为宗旨的主题演绎系统。世博会向世人所展示的不仅是物质文明,更重要的还体现了现代的人文精神和理念。百年世博历史已经表明,举办世博会不仅将极大促进主办国和举办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将有力地推动主办国家,特别是举办城市人文精神的提升。上海始终将世博会的筹备和主办过程视为推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精神的重要契机。早在申博成功后不久,上海便于2003年开展了城市精神和申博精神的大讨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在世博会的整个筹办期间,上海还结合办博进程不断向广大市民宣传和推广现代文明意识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世博会举办期间,在把上海的风貌、上海的文化、上海的城市形象展现给整个世界的同时,上海也能够从各个参展国、国际组织和其他城市中学习到不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博采众长,进而继续提升自身的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的形成、发展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来自于过去,存在于今天,通向于未来。我们相信,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和演进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不仅将推动上海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更会促进城市人文精神的提升,使这座城市真正从庞大、强大走向伟大,更加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重,放射出更加耀眼的人性光芒,在人类城市文明史上留下自己光辉的印迹。
其他文献
This work uses the molecular dynamics approach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CN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64Zr36 met
In this study, the buckling analysis of a Graphene oxide powder reinforced (GOPR) nanocomposite shell i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