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男性,30岁.自服50%敌敌畏250ml,约2小时后被家人发现,急送本院.经门诊洗胃与对症处理后收入院进一步抢救,入院时间:2000年6月28日17时.入院后首次注射阿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男性,30岁.自服50%敌敌畏250ml,约2小时后被家人发现,急送本院.经门诊洗胃与对症处理后收入院进一步抢救,入院时间:2000年6月28日17时.入院后首次注射阿托品10mg,每隔10分钟一次.阿托品用量100mg,碘解磷定2g后,肺部啰音减少,血压正常,瞳孔散大至3mm,患者烦躁不安,肤色潮红,颈面部尤甚,尿潴留,考虑为阿托品过量.立即停用阿托品,患者神志渐清,但清醒12小时后又出现大汗淋漓,两肺啰音,血压升高,意识不清,肌颤等中毒反跳症状,再次使用阿托品治疗,患者呼吸循环衰竭
其他文献
目的:目前甲基苯丙胺(METH)滥用依然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长期使用甲基苯丙胺会导致多种精神疾病,但甲基苯丙胺成瘾神经生物学机制仍未明确。本文从甲基苯丙胺成瘾中的mi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8岁.因反复头晕2年多,加重伴头痛2天于2002年10月28日就诊.查体:体温37℃,脉搏90次/分,血压145/90 mmHg.神清,语音清晰,颈软,心肺肝脾正常,生理反射存在,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病人因手术而需麻醉日益增多,我院自1991年2月至2001年7月,在硬膜外麻醉下共为84例70岁以上的高龄病人进行各种手术,现将麻醉处理和体会介绍如下.
豆酱作为传统酿造食品,微生物的发酵是其制作的关键环节,微生物发酵的好坏直接影响豆酱的品质。目前关于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动态变化研究仍然不够全面,对其中微生物功能的解析少之又少。要想深入了解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发酵中的作用,必须运用新技术从微生物代谢的本质上进行分析。因此,本课题以收集自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宏基因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发酵过程中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的大量排放,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平流层臭氧消耗等,而且还会给动物和人类带来致突变、致癌的危害。吸附技术由于具有回收和再利用吸附剂和吸附物质的潜力,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和经济的控制策略,碳基吸附剂存在吸附容量低、针对性差,传质阻力大、吸附速率低等问题。针对炭上述的不足,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冶金钢渣等“副产品”,由于其组成比较复杂、成分变化较大,造成难以大规模、高效循环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