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uanai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Ash2样蛋白(Ash2L)和含Jumonji结构域的蛋白3(Jmjd3)对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干扰素γ(IFN-γ)基因组蛋白甲基化的影响及其在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并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36例(川崎病组)和健康同年龄儿童28名(对照组)。另外,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将川崎病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16例)和无冠状动
目的评价血小板功能检测(PFT)对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复杂PCI治疗的60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在PCI术后的第1、6和12个月使用透光率比浊法检测血小板功能,并计算其平均值,治疗期间高血小板活性(HTPR)定义为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平均血小板聚集度≥40%。受试者根据平均ADP聚集度分为HT
期刊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无鞘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在阜外医院住院的不宜行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风险为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23例。多排螺旋CT或股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患者的股动脉最小内径均<6.5 mm,且合并严重钙化,不宜经鞘管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尝试经股动脉采用不置入动脉鞘管的无鞘技术置入国产Venu-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CD137分子信号是否通过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变。方法将小鼠VSMC采用组织块贴块法原代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CD137刺激组和CD137抑制组,以CD137L重组蛋白及抗CD137阻断型抗体分别激动和抑制CD137信号。在小干扰RNA试验中,将小鼠VSMC分为对照序列组与si-NFATc1组并分别转染对照序列与si-NFATc1序列。采
期刊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心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40例。入选患者在临床急性期(首次)及1年后均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二维稳态自由进动、左心室短轴面三反转恢复序列T2WI、注射对比剂前后左心室短轴T1WI扫描、三维相位敏感反转恢复超快速场回波序列,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