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工程调试监理之浅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y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通风与舒适性空调工程调试的监理方法及要点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通风空调工程;调试监理方法;调试要点
  Abstract: The ventilation and comfort air conditioning project commissioning supervision methods and key points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commissioning supervision method; debugging essentials
  中图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通风空调工程由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组成。通风系统由送排风机、风道、风道部件、消声器等组成。而空调系统由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机、空气输送管道输送与分配,以及空调对室内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及清洁度的自动控制和调节等组成。通风与空调系统组装完成之后,必须进行调试,目的是检验设计和施工的效果能否达到使用功能的要求。调试是安装工程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1、通风与空调工程调试的监理方式
  1.1 通风与空调工程调试的工作方式宜为巡视、抽检和旁站,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实施。
  1.2 在单机调试时监理工程师应采取旁站的方式,检查设备的接线及各组装部件的组合状态是否符合设备安装说明文件要求。
  1.3 在系统调整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采用巡视的方式,检查的内容主要是:①调试的人员是否具备资格。②测试调整的方法是否正确。③调试的记录是否完整。④调试过程是否按方案进行。⑤调试工作的进度是否符合进度计划。
  1.4 在施工单位调试结束,持报验单报验后,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检。检查的内容:①设备运行参数是否符合设备技术说明书的要求。②末端设备的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③室内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控制机构的动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通风与空调工程调试的监理要点
  2.1 认真审查施工图在空气调节工程中,应重点审查:⑴室内、外设计参数是否选取正确。⑵每个房间新风口的新风量是否标注,能否满足该室内人员的要求。⑶每个房间的末端设备的风量是否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冷量满足房间负荷的要求。⑷系统总风量和新风量是否标注,能否满足整个系统的要求。⑸制冷设备、制热设备、冷却塔、风机的设备参数是否满足系统的要求。⑹各种调节阀门设置是否合理。⑺自控设备是否科学适用。⑻安全和减振设备是否齐全。
  在通风系统中,应重点审查:⑴系统总风量是否标注,能否满足稀释污染源换气次数的需要。⑵风机的设备参数是否满足系统的要求。⑶阀门的设置是否满足调整的要求。
  在排烟系统中,应重点审查:⑴排烟量是否标注,能否满足排烟分区排烟量的要求。⑵排烟口的设置是否合理。⑶防火阀的设置是否合理。⑷排烟风机的选择是否和系统需要匹配。
  在正压送风系统中应重点审查:⑴送风总量是否标注,其选择是否满足要求。⑵保持的正压范围是否标注,能否满足要求。⑶正压送风口的设置是否合理,每个风口的风量是多少。⑷风口的开启顺序是否合理。⑸排烟风机的选择是否和系统需要匹配。⑹超压排气设备是否考虑。
  2.2 调试单位和人员资格的审查调试工作由安装单位或安装单位委托的有资质的调试单位进行。普通的安装工人一般不能胜任调试工作,应由具有经验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实施,人员数量要满足调试工作的要求。
  2.3 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调试方案》按照规范的要求,施工单位在调试前应编写调试方案。监理单位要对《调试方案》进行审查。在审查方案时重点审查下列内容:
  ⑴调试的程序是否正确。调试应按下列程序进行:①单机试运转及调试。②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③系统连动调试。对于常见的民用建筑只这三步的调试工作即可。对于生产工艺系统,还要进行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
  ⑵调试方法是否正确。单机调试时,小型的设备由安装单位进行,而大型的设备如:大型制冷机组和锅炉一般由厂家调试。调试前,应重新对照接线及安装说明书检查设备的接线、各部分的组装情况,进而试启动,确认无异常声响后,连续运行规范规定的运行时间,在此期间,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
  3、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要点
  3.1 空调系统测定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空调系统风量(包括系统总风量与每个末端风口风量)的测定与調整。系统在安装时应在主干管部位装设测量孔,总风量测定与调整时,在此部位测定风机总风量,再按照规范附录A测定漏风量,系统总风量=风机总风量-漏风量。系统风量的测定与调整可采用“基准风口法”,为此方案中应制作“风口风量计算表”,将每一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以备调整时使用。②空气处理设备(新风机及风机盘管等)测定与调整。空气处理设备的测试与调整应在设计室外条件下进行,一般安装完工未必正好处在室外设计条件季节,因此这部分工作必须等待条件具备方能进行。③空调房间空气状态参数(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测定与调整。当系统运行基本稳定后,即可在室内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点测定室内温度和湿度。测定应在工作时间内每隔0.5~1.0小时测定一次。为了稳定空调房间的空气参数,应使房间保持不大于50N/m2的正压。④系统消声效果的测定与调整。如房间内有噪声时,还要用声级计测定噪声,确保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⑤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的测定与调整。该部分的调整应和风系统一起在设计室外条件下进行,应测定调整系统总水量和各空气处理设备的水量。
  防排烟系统的调试内容包括:①排烟口动作的调整。各排烟口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启闭。②排风量的测定与调整。
  正压送风系统的调试内容包括:①送风口动作的调整。各送风口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启闭。②送风量的测定与调整。③正压的测定与调整。调节超压排气设备和系统阀门,使室内正压满足消防和设计的有关规定。
  审查调试仪器和工具是否满足调试的要求。调试的仪器要齐全,性能要满足测试要求,根据需要制作或购买调试需要的调试工具。调试的仪器和工具主要有:①干、湿球温度计。②风速仪。③微差压力计。④孔板流量计。⑤整流栅。⑥声级计。
  时间的安排是否符合进度计划的要求和调试程序的要求。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对调试人员数量的安排和工序的安排进行认真审查,避免虎头蛇尾。
  3.2 调试过程的监理
  ①编写《调试监理细则》,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监理规范的要求编写监理细则,让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清楚监理的控制程序和手段以及报验环节和报验资料。
  ②监督和督促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调试工作的效率高低和顺利与否对技术交底起着重要作用。
  ③对单机试运转和系统总风量和总水量的测试进行旁站。这些测试比较重要,工作量相对较少,监理工程师应选择旁站的方式。
  ④对于系统风量的调整,可以采用巡视的方式,检查调试的工作是否按方案进行,调试人员是否方案中确定的人员,测试仪器是否符合要求,测试结果的记录是否认真、详实。
  ⑤施工单位调试完毕书面报验后,监理工程师应对未采取旁站的项目按照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抽检,确保所有项目满足设计要求。
  ⑥在确认调试结果后,应要求施工单位对所有的已调好的阀门位置作好标记并固定。
  ⑦在本系统调试完毕后,还要按控制中心的要求进行连动调试。尤其是给出火灾信号后,相应部位的空调系统应关闭,排烟口打开,排烟风机启动,正压风机启动。
  4、结束语
  虽然通风与空调工程调试质量不是很直观,但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整个系统的使用质量乃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能引起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重视。
其他文献
工程质量水平面起伏波动提高不快,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些质量隐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利事业发展,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
期刊
随着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传统的成本优势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只有依托创新发展战略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而企业的整体实力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然而并非投入的创新资源越多,产生的相应的创新产出就越多,创新效率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资源利用和产出能力,并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因此研究不同
在建筑物稠密的城市中心,深基坑的开挖成为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基坑围护体系,是一个土体、支护结构相互共同作用的有机体,由于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等因素的制约,对支护结构
期刊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关系型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市场上的各企业均将与各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公司的指导方针,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维持和发展企业间关系。由于组织间关系的复杂性和难测量性,本研究中抽取了“企业间关系”的核心变量——信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实际上,近些年在网络关系、关系型伙伴、战略联盟等领域涌现的大量研究中均将“信任”视为通过组织间关系获取创新能力的核心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能耗大国,对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减少建筑能耗更是刻不容缓。而建筑节能设计是养活建筑能耗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节约经济的方法。因此,作为建筑师,更应从自身做起,从不同角度,依据建筑规范对节能设计进行优化,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充分挖掘节能设计潜力,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筑节能设计事业必将在我国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期刊
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产业发展受制于能源的缺乏,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产业生态系统为谋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但是由于经济市场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