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职的教师很多都是刚毕业就立即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经验尚浅,所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他们在课堂组织能力、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专业技能等等问题,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些困难不解决,会直接影响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在短期内帮助新教师缩短适应周期,快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短期适应;能力
现针对小学英语新教师“短期适应”能力提升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一、英语新教师要在短期内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英语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它是一种语言教学,既要传授文化知识,又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的艺术性在于教师的艺术修养,如幽默风趣、一颦一笑等表现,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作用。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喜欢的都是幽默、风趣、耐心的教师,而这样的教师,往往很快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融洽。而这样有艺术性的教师才能更容易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1.修“身”
英语教师区别于其它科的教师,表现在教师的综合性艺术形象,会讲、会说、会演、会唱、会跳、会画……综合性的能力决定着学生是否喜欢你和你的学科,也间接地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所以,懂得了爱屋及乌的道理,我们就更应该加强全面的素质修养,来感染学生,要让学生先喜欢你。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在《怎样识别形体语言》一文中引用了以下公式:“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 38%的音调 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因此,教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应体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关心、喜爱和期待。我们相信,教师过于严肃,跟学生不亲近,学生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教师,也不会喜欢这样的课堂。相反,善意提醒的目光、微笑的表情、亲切的态度,是每一位教师的取胜之道。教师过于呆板、严肃,学生必不乐学。因此,在教学中不防宽容一点,幽默一点,动作生动一点,使课堂气氛更和谐、活跃,让英语课充满温暖的阳光。其次,要学会用眼睛说话。我们要学会如何用眼神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是老是用批评、惩罚的手段来否定学生。我们肯定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有所期待,否定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依然在鼓励,容忍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有警告,这都是有艺术的沟通技巧。比如说,有时候让学生回答问题,当他们回答不出来时,我们不能批评他们,而是以亲切的表情给予提示,或用动作启发他们。当他们回答出来时,应马上给予鼓励,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信任。这样,下一次提问时,这些学生对自己就更有信心了。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师长。这样既可以减少彼此年龄上的代沟,又可以建立师生间深厚的情感。
2.练“功”
英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课堂用语、绘画、书法、唱歌、表演、朗诵等知识和技能,不一定很精通,但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艺术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讲练什么,就恰如其分地写画和表演什么,使言语活动同书画活动一体化,使多种感官活动同时进行。例如,在教授lion和lock等一系列单词时,笔者并没有把表示单词的图片一幅幅贴出来,而是用简笔画的形式一笔笔跃然黑板上。画lion时,让学生猜教师画的是什么,猜对有奖,顿时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同时,笔者还特意把狮子画得凶恶点,两眼怒视,然后编故事:这狮子是从动物园里逃出来的,太凶恶了,幸好管理员叔叔及时用铁笼把它们锁起来──三笔两画就把铁笼套住了狮子,继而画出锁,从而引出lock这个单词。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一个突发性的意外惊喜的效果,比起贴图片来说,有趣得多了,有的学生还惊讶于教师快而形似的简笔画呢,这对塑造教师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3.理“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细心钻研教材,把固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处理,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有意义的识记,从而达到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第一冊UNIT 2 B 部分的hand、finger和leg等六个身体器官及其句形教学时,笔者并没有按课本的顺序一个个教下去,而是用简单的一言两言艺术性地把六幅图串连在一起:“……Boys and girls,we’re going to learn the new content.(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新内容)Come on!Let’s go.(边说边响亮地捏自己的手指)”学生们一看此举,都羡慕不已,有的还偷偷地学捏,但没有响声,于是,笔者趁势说:“不用偷偷地学了,大家一起来捏手指吧!”顿时,一双双小手伸出来了,笔者便趁机引出了句子“Snap
【关键词】小学英语;短期适应;能力
现针对小学英语新教师“短期适应”能力提升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一、英语新教师要在短期内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英语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它是一种语言教学,既要传授文化知识,又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的艺术性在于教师的艺术修养,如幽默风趣、一颦一笑等表现,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作用。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喜欢的都是幽默、风趣、耐心的教师,而这样的教师,往往很快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融洽。而这样有艺术性的教师才能更容易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1.修“身”
英语教师区别于其它科的教师,表现在教师的综合性艺术形象,会讲、会说、会演、会唱、会跳、会画……综合性的能力决定着学生是否喜欢你和你的学科,也间接地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所以,懂得了爱屋及乌的道理,我们就更应该加强全面的素质修养,来感染学生,要让学生先喜欢你。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在《怎样识别形体语言》一文中引用了以下公式:“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 38%的音调 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因此,教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应体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关心、喜爱和期待。我们相信,教师过于严肃,跟学生不亲近,学生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教师,也不会喜欢这样的课堂。相反,善意提醒的目光、微笑的表情、亲切的态度,是每一位教师的取胜之道。教师过于呆板、严肃,学生必不乐学。因此,在教学中不防宽容一点,幽默一点,动作生动一点,使课堂气氛更和谐、活跃,让英语课充满温暖的阳光。其次,要学会用眼睛说话。我们要学会如何用眼神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是老是用批评、惩罚的手段来否定学生。我们肯定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有所期待,否定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依然在鼓励,容忍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有警告,这都是有艺术的沟通技巧。比如说,有时候让学生回答问题,当他们回答不出来时,我们不能批评他们,而是以亲切的表情给予提示,或用动作启发他们。当他们回答出来时,应马上给予鼓励,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信任。这样,下一次提问时,这些学生对自己就更有信心了。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师长。这样既可以减少彼此年龄上的代沟,又可以建立师生间深厚的情感。
2.练“功”
英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课堂用语、绘画、书法、唱歌、表演、朗诵等知识和技能,不一定很精通,但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艺术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讲练什么,就恰如其分地写画和表演什么,使言语活动同书画活动一体化,使多种感官活动同时进行。例如,在教授lion和lock等一系列单词时,笔者并没有把表示单词的图片一幅幅贴出来,而是用简笔画的形式一笔笔跃然黑板上。画lion时,让学生猜教师画的是什么,猜对有奖,顿时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同时,笔者还特意把狮子画得凶恶点,两眼怒视,然后编故事:这狮子是从动物园里逃出来的,太凶恶了,幸好管理员叔叔及时用铁笼把它们锁起来──三笔两画就把铁笼套住了狮子,继而画出锁,从而引出lock这个单词。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一个突发性的意外惊喜的效果,比起贴图片来说,有趣得多了,有的学生还惊讶于教师快而形似的简笔画呢,这对塑造教师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3.理“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细心钻研教材,把固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处理,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有意义的识记,从而达到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第一冊UNIT 2 B 部分的hand、finger和leg等六个身体器官及其句形教学时,笔者并没有按课本的顺序一个个教下去,而是用简单的一言两言艺术性地把六幅图串连在一起:“……Boys and girls,we’re going to learn the new content.(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新内容)Come on!Let’s go.(边说边响亮地捏自己的手指)”学生们一看此举,都羡慕不已,有的还偷偷地学捏,但没有响声,于是,笔者趁势说:“不用偷偷地学了,大家一起来捏手指吧!”顿时,一双双小手伸出来了,笔者便趁机引出了句子“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