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河南省充分发挥引智工作优势,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医疗卫生等领域引智项目的支持力度,为构建和谐中原助力。
环境保护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项目引进英国、瑞典、荷兰等国30多名专业技术专家,完成了丹江口库区水质、气象、水土流失、水污染源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撰写了《丹江口库区水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等专题报告8项,为项目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引进了香根草、百喜草等生态保护优质草种和林木,使引智工作在渠首万亩生态示范园和库区生态保护基地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污染治理方面,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通过引进白俄罗斯专家,开发出了可有效吸附水中微污染有机物和有毒重金属污染物的高分子吸附纤维材料,并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签订了长期技术和人才交流合作协议。
节能减排方面,洛阳博耐特工程公司在引进俄罗斯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的“烈火2”型等离子燃煤点火装置,是世界首台点燃贫煤机组的空气等离子体点火装置,实现了锅炉的冷态点火和热态稳燃,火电机组使用该项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可节约运行成本75%以上,已在三门峡、鹤壁等电厂推广使用。安钢集团在引进、消化、吸收日本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石灰(焦炭)竖炉技术,具有优质、高产、低耗和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目前累计推广50座以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封市德意环保设备实业有限公司通过邀请俄罗斯专家,研究开发出了工作范围更广、热转换效率更高、功率耗能更低的新等离子体发生器,使热转换效率从50%提高到85%,使用此项技术设备,不仅可以对医疗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并且有效防止了二次污染。
此外,围绕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兰考超级小麦育种”、“优质高产玉米开发”、“高产高脂肪花生新品种选育”、“转基因抗虫棉培育”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一批重点农业引智项目的支持力度,特别是以国审“豫麦66”和国审“兰考矮早八”为代表的兰考超级小麦项目,经过与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乌克兰、以色列、智利等国专家开展合作研究,育种时间由过去的6-8年缩短到2年,亩产超过700公斤,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显著特点。目前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超过3000万亩,按每亩增产75公斤计算,总计增产小麦24亿公斤左右,新增社会效益近30亿元。“豫东南开发引智工程”引进试种加拿大特性燕麦品种15个,部分品种表现良好,对河南盐碱地土壤改良和农业增收发挥重要作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据统计,“十一五”以来,河南省共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260项,引进各类专家7500余人次,派员出国(境)培训3400余人次,有6名外国专家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24名外国专家获得了“黄河友谊奖”,建立国家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单位)2个,建立省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24个,建立“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基地69个,帮助企业、科研单位解决关键技术难题2000多项,推广引智成果2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
(河南省外专局供稿)
环境保护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项目引进英国、瑞典、荷兰等国30多名专业技术专家,完成了丹江口库区水质、气象、水土流失、水污染源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撰写了《丹江口库区水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等专题报告8项,为项目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引进了香根草、百喜草等生态保护优质草种和林木,使引智工作在渠首万亩生态示范园和库区生态保护基地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污染治理方面,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通过引进白俄罗斯专家,开发出了可有效吸附水中微污染有机物和有毒重金属污染物的高分子吸附纤维材料,并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签订了长期技术和人才交流合作协议。
节能减排方面,洛阳博耐特工程公司在引进俄罗斯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的“烈火2”型等离子燃煤点火装置,是世界首台点燃贫煤机组的空气等离子体点火装置,实现了锅炉的冷态点火和热态稳燃,火电机组使用该项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可节约运行成本75%以上,已在三门峡、鹤壁等电厂推广使用。安钢集团在引进、消化、吸收日本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石灰(焦炭)竖炉技术,具有优质、高产、低耗和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目前累计推广50座以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封市德意环保设备实业有限公司通过邀请俄罗斯专家,研究开发出了工作范围更广、热转换效率更高、功率耗能更低的新等离子体发生器,使热转换效率从50%提高到85%,使用此项技术设备,不仅可以对医疗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并且有效防止了二次污染。
此外,围绕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兰考超级小麦育种”、“优质高产玉米开发”、“高产高脂肪花生新品种选育”、“转基因抗虫棉培育”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一批重点农业引智项目的支持力度,特别是以国审“豫麦66”和国审“兰考矮早八”为代表的兰考超级小麦项目,经过与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乌克兰、以色列、智利等国专家开展合作研究,育种时间由过去的6-8年缩短到2年,亩产超过700公斤,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显著特点。目前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超过3000万亩,按每亩增产75公斤计算,总计增产小麦24亿公斤左右,新增社会效益近30亿元。“豫东南开发引智工程”引进试种加拿大特性燕麦品种15个,部分品种表现良好,对河南盐碱地土壤改良和农业增收发挥重要作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据统计,“十一五”以来,河南省共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260项,引进各类专家7500余人次,派员出国(境)培训3400余人次,有6名外国专家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24名外国专家获得了“黄河友谊奖”,建立国家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单位)2个,建立省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24个,建立“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基地69个,帮助企业、科研单位解决关键技术难题2000多项,推广引智成果2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
(河南省外专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