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艺术语言中的书写性——评《气韵生动——中国油画艺术及其写意性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我国现代油画作品的题材和手法丰富多样,且大多都是以表现中国艺术精神为主。提到我国极具特色的绘画形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当下大众非常喜爱的书写性油画。中国当代油画的书写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有的侧重书法的用笔,有的则和书法的结构相联系,还有的是热衷于书法的气韵。书写性作为当下中国绘画形式的一个主要特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艺术家们也开始积极寻找中国油画发展的新方向,将书写性与现代油画绘画元素相结合,让作品在追求书写性的同时,也能够保持活泼和用笔的飘逸。基于此,《气韵生动——中国油画艺术及其写意性研究》一书以中国油画的气韵为切入点,对中国油画书写性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hysical retail to new retail model,wh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business conditions of enterprises which implement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Yonghui is one of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包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包装作为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产品包装对产品销售有着无可辩驳的影响。“孟菲斯”风格是后现代主义最著名的设计潮流之一,其生动的色彩、几何语言和强烈的装饰性设计风格使其极具感染力,对现代包装平面设计有很大的启发,“孟菲斯”风格为包装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从孟菲斯风格入手,研究“孟菲斯”风格在包装设计中
<正>“奶嘴乐理论”一词最早出现在由两位德国记者合著的《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竞争》一书中,由美国地缘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提出,原意为“靠喂奶生活”。当下网络技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快节奏、泛娱乐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变。“奶嘴乐理论”便是基于此现状提出的。本文首先对“奶嘴乐理论”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剖析其成因以及背后的社会问题;其次探究泛娱乐化现状给大众和艺术家带来的影响。艺术作品是社会的镜子
期刊
坏疽性脓皮病(PG)是一种罕见的嗜中性粒细胞皮病,由触发炎症级联后的异常中性粒细胞聚集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无菌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全身性炎症。最新研究表明药物会引起坏疽性脓皮病,但是相关报道较少,临床工作者对其认识不足。临床中PG易被误诊为难愈合性溃疡而进行清创术治疗,导致病变区扩散恶化,因此正确诊断PG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就PG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为适应新形势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认证大环境下,对标国际一流,借鉴CDIO等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教育实际,提出了对支撑工程教育、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普适性的STEP教育模式。STEP教育模式构建了项目驱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协同、软件工具支撑的课程体系,科教融合、虚实结合、竞赛聚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提升教学能力、完善实践环境和改进质量评价的保障机制。
随着媒体传播环境的变化,具有专业性、小众性特征的教育学术期刊,其品牌塑造、维护与拓展,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的助力与加持。在教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可以基于传播学视角,明确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通过加强内容定位、丰富媒介形态,努力增强原创性、体验性和专业性。未来,要打造以微信公众号为圆心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不断深耕内容、跨越边界,让学术内容多方位、立体化传播,更好地彰显教育学术期
目的:探讨小儿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酶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70例脓毒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作为脓毒血症组;选取同期医院治疗的感染性疾病非脓毒血症患儿170例作为非脓毒血症组。对比两组PCT、CRP及心肌酶谱表达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PCT、CRP、心肌酶谱的诊断效能。结果:脓毒血症组PCT、C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破解工程教育改革在不同情境下的“大规模适用性”难题,真正有效实施惠及全体学生的系统性、整体性、全覆盖工程教育改革,是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的关键。本文以“始于新生、贯通四年、覆盖全体”为原则,以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为例,提供一套面向未来的具有大规模适用性的新工科课程体系,使其可复制、可推广、可拓展,探索形成工程教育的新模式、新文化。
红色文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陕西沿黄公路的建成推动了沿线红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同时也促成了沿黄红色旅游经济带的形成。沿黄红色旅游带有助于陕西红色旅游文化"走出去"。因此,本论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研究陕西沿黄红色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并探讨红色旅游文化的翻译对策。让更多的国外友人了解和关注陕西红色文化,让红色资源在助力陕西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立足于古典美学的理论视野,《中国》系列纪录片不仅再现了中华文明史上22个“高光”时期,更以厚人文、精制作、重意境的内容与形式取向表征出“气韵生动”的美学特质。片中,气韵中的“气”与“韵”分别指云烟飘动的朦胧之美与富有韵律的声画变化。两字相连,“气韵”着重于对人物的刻画与品评,而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古人更是连缀谱写出中华独有的精神面貌。与之相应,“生”指革故鼎新的生命活力,“动”指情景交融的意境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