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进的人格魅力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庞进是《西安晚报》《西安日报》的副刊高级编辑,我国著名的龙凤文化研究专家。缘于经常向该副刊写稿的原因,和庞进有了较多的联系。在多年淡淡的交往中,让我对这位编辑的人品和文品产生了由衷的景仰。
  我是一位普通作者,自从20年前调进西安后,便和《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年年被聘为报社特约通讯员。除写了大量的消息、通讯外,也经常给副刊写稿。在副刊编辑们的真诚支持下,发表了不少稿件,而对我影响最大的编辑就是庞进。他对我的最深印象是待人平和,没有架子,从不自视清高,让人完全没有拘束的感觉,很容易沟通和交流。他不仅具有睿智的编辑眼光和很高的处理稿件的水平,还很尊重作者及其劳动成果。对于作者的稿件,能用就说能用,不好用的就耐心说明原因。让作者心服口服。凡是他认为能用而有缺陷的稿子,总是打电话让作者修改,或请作者来报社当面指点。对认为能用而暂时不好上的稿子,从不乱扔,都妥善保存起来,等待机会安排发表。我也常发现,自己一些石沉大海的稿子隔了很长时间,突然又出现在报端。如我曾写过一篇《过宰牛市》的稿子,已经过了六年,总以为完全没有希望。一天,稿件却突然被发表了。这令我非常惊奇,立即给庞进打了电话,他说:“稿子写得不错,我一直放着,等待机会!”说明他对作者的劳动成果是非常珍惜的。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每次稿子发表后,都能及时地收到他寄来的样报。
  听朋友们讲,《西安晚报》副刊每天来稿量很大。其中有不少是熟人、朋友,或名人名家的稿件,编辑们压力很大。有一天,我见到庞进说:“常给你寄稿,让你为难,很不好意思!”庞进笑了笑说:“为难啥?报纸就是发稿的,关键是要好稿子。编辑最高兴的是碰上好稿子。稿件质量不高,即便是名人名家也照样难上。我的编稿信条是‘看稿不看人’”。接着他耐心地向我谈了许多把握副刊稿件特点的意见,他说:“报纸副刊品位较高,对稿件要求也高,报纸是反映时代新闻最快捷的方式之一,要求内容要新亮,面孔要亲切,形式要活泼,篇幅要精短,时效要快捷,要紧密贴近现实生活。”他还特别叮咛我:“你现在写稿,需要的不是发得多,而是尽可能写得精粹一些,在文章内涵上开掘得再深一些。”在他的启发下,我尽量注意在生活中捕捉一些与现实紧密相扣的题材,经过加工提炼,在精细深透上下功夫。近半年来,我所写的几篇散文如《灾区的春天》《农民工》《溪儿湾的故事》《机杼声声》等均上了副刊头条,并被评为好稿,这里无疑也浸透了庞进的心血。
  庞进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始终勤勉敬业、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总是以精选精编的态度对待每一篇稿件。他尤其很注重对业余作者的培养,经常热情、耐烦、负责地当面为作者改稿、提修改意见,甚至为其改写、重抄。一天,我送去一篇《洽川行》的散文稿子,他当即看了后说:“这稿子能用,但段落得调整,有些部分要删改。”于是,当即和我一起动手改了起来,花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满意为止。像这样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他为了做好本身的编辑工作,常常把工作时间延伸至八小时以外及节假日。还经常到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为业余作者和初学者做辅导报告,讲解报纸副刊稿件的特色和写作要求。并多次为业余作者写序、写评,策划、出版丛书。2006年11月,庞进作为陕西省当选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据悉,这是西安日报社的编采人员首次出席这样的文化盛会。
  几年来,庞进在繁重的编辑工作之余先后出版了《兵马俑狂想》《慧雨潇然》《灵树婆娑》《大悟骊山》等散文集,发表了大量的散文和随笔,其中《灵树婆娑》曾获首届冰心散文优秀作品奖。他还出版了多部有独特见解的研究龙文化的论著。
  作为一位资深编辑和有深远影响的学者和专家,庞进认识、结交国内外的学者和作家不少,社会活动也很广泛频繁,在西安文化界也算得上是一位有点身份的人物。但他却总是具有一种浓浓的平民意识和平民情结。李秀山是西电绝缘材料厂的一位工人出身的普通业余作者,常给晚报副刊写稿。和庞进仅仅是编者和作者的普通关系,今年年初不幸患了癌症。庞进拐弯抹角地得知消息后,很是震惊,他深知人到了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精神安慰。于是立即带上礼品登门探望。对此,秀山感激地说:“庞老师,真没想到,你这样一位有影响的资深编辑、文化名人,还能在百忙中想到我这个普通的工人业余作者!”也许是为了安慰这位勤奋的、已处于癌症晚期的作者,对他在重病中仍能坚持笔耕寄来的稿件,庞进总是非常看重,能编发的尽量给予编发。李秀山去世后,庞进不仅编发了朋友为其写的悼念文章,还编发了他的遗作多篇。
  在编辑生涯中,庞进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条:不浮躁、不张扬,埋头苦干,决心在新闻编辑岗位上干出点实事来。所以他不仅在百忙中默默勤奋地耕耘着,并在不断的创造中,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尤其是在当前物欲横流,对名与利趋之若鹜的年代,他没有去名利场上追逐那种浅薄浮华虚幻的东西,而是坚守其志,执著追求,以淡泊之心,老老实实地研究探讨着他所钟情的新闻事业,拿出让社会和世人真正认可的东西,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人性和人生价值。
  庞进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价值令人景仰,其人格魅力更令人赞叹!
其他文献
(重庆三峡学院 财经学院,重庆 404100)  摘 要: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却受到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广泛关注。文章以《互联网金融》公选课为研究对象,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该门课程的必要性,主要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适用性。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公选课;内容设置;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5-0117-02 
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必须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结合当前院校的相关规章制度,探究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措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
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迅速发展。MOOC可分为基于内容的x MOOC、基于社会网络的c MOOC、基于任务的t MOOC三种类型,具有规模大、数据大、开
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港台地区译为“脱口秀”)因其尊重观众的参与意识,实现双向的心灵共振,强化电视的“贴近”属性而备受追捧。近十年来,这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火遍大江南北,花
摘 要: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目标取向偏离、整合理念模糊、工作方法方式单一等问题,限制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工作模式已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以及有效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
摘 要:思考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改革,并在《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实际应用,充分利用MOOC优势。提出可将MOOC中“提取”练习、“同伴互评”引进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应用后,结果表明:教师把MOOC策略引入课堂,确实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MOOC;提取练习;同伴互评;教学改革;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