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木郁达之”理论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木郁达之”理论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收治的64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41.21±10.22)岁;对照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40.72±10.41)岁。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基于“木郁达之”理论给予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中药加减。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8 d。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SH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Tg)等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卡氏(KPS)功能状态评分。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P<0.05)。观察组治疗后FT3、FT4水平分别为(3.49±0.18)pmol/L、(21.60±3.41)p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6±0.57)pmol/L、(19.73±3.73)pmol/L,TSH水平为(1.21 ±0.57)μ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1.47 ±0.43)μ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gAb、TRAb、TPOAb、Tg水平分别为(37.42±14.72)IU/ml、(38.45±10.98)IU/L、(60.43±20.76)IU/ml、(0.15±0.09)μg/L,均低于对照组(42.63±13.21)IU/ml、(40.76±10.39)IU/L、(65.34±27.19)IU/ml、(0.19±0.0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为(91.25±2.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9.1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木郁达之”理论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改善FT3、FT4、TSH、TgAb、TPOAb、TRAb、Tg等甲状腺功能客观指标,还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44岁,自觉腹部包块半年余入院就诊。妇科检查:盆腔触及一直径17 cm包块,上达脐水平。遂行经腹左侧附件及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于术后11个月及19个月在外院行超声随访,两次超声随访发现右侧附件直径由4 cm迅速增大到14 cm。后行全子宫及右侧卵巢切除术。该患者无P-J综合征及家族史。人乳头状病毒16种高危型HPV-DNA检测均呈阴性;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均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KRAS、ALK基因突变状态及与PD-L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9月30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128例NSCLC,采用免疫组化法及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其PD-L1表达、EGFR、ALK、KRAS基因突变状态进行检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PD-L1蛋白表达、EGFR、KRAS、ALK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患者女性,80岁,2017年4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并伴咳嗽、咳痰,痰液呈白色黏液,20天后患者自述胸闷症状逐渐加重,至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心包积液”,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自诉7个月前在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左下肺占位,两肺转移瘤可能”,接受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入院后行CT胸部平扫发现左肺上叶尖后段(IM12)见一直径约2.5 mm微小结节,边界光整,考虑炎症;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见一片块状影,大小22.6 mm×11.7 mm×10.0 mm,肿瘤可能,建议穿刺活检;两肺多发斑
我多希望  我的脚丫  长啊,长——  长啊,长——  长过黝黑的泥土,  让我的脚趾,  成为褐色的树根,  尽情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我多希望  我的手臂  伸啊,伸——  伸啊,伸——  伸上湛蓝的天空,  让一根根嫩绿的枝条,  从我的指甲缝里钻出来  牵出一串串粉红的花蕾。  我多希望  我的头发  卷啊,卷——  卷啊,卷——  成为一个个青色的圆鸟窝,  让无家可归的鸟儿,  有个温
目的探讨颅骨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颅骨筋膜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采用FISH检测USP6基因断裂情况。结果患者年龄6~104个月,中位年龄27.5个月。病变均位于颅骨,其中右顶骨2例,额骨2例,左额颞部1例,左额顶骨1例。临床表现为生长较为迅速的无痛性单发肿块,常侵蚀下方的颅骨。组织学表现为梭形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呈疏松的条索状、束状或不规则排列;细胞大小基本一致,无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无病理性核分裂象;间质黏液样或纤维黏液样,富含薄壁血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7例DLBCL侵犯骨髓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骨髓活检HE切片、免疫组化、治疗和预后,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DLBCL侵犯骨髓临床表现以发热和脾大最常见,骨髓涂片诊断阳性率为71.43%(5/7),流式细胞学诊断阳性率为42.86%(3/7),骨髓活检诊断阳性率为100%(7/7),染色体核型异常42.86%(3/7)。骨髓活检中异常细胞分布方式为
人的一生中应该有很多乐趣:玩耍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工作的乐趣……乐趣需要你在生活中去发现。如果生活中没有乐趣,那多无聊啊!最近,我便在玩悠悠球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  以前我不喜欢玩悠悠球,自从少儿频道播出电视剧《火力少年王》后,我发现班上的同学都在玩悠悠球,而且花式千变万化。我克制不住心中的情绪,便买了一个悠悠球,又登门求教,拜同学申宗一为师,开始了“求学生涯”。由于勤学苦练,我的技艺突飞猛进。 
目的构建基于云计算的脑卒中协同防治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分级诊疗模式,为脑卒中患者入院、居家护理分级提供实施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3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66.25±6.92)岁;观察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66.41±6.84)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转诊
目的探讨泪腺IgG4相关眼病(IgG4-related ophthalmic disease,IgG4-RO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2010年12月~2020年12月确诊的19例IgG4-ROD,并收集10例泪腺炎性假瘤和10例泪腺Mikuliczs病作为非IgG4-ROD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IgG4和IgG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9例泪腺IgG4-ROD患者年龄28~83岁,平均57.4岁,男女比为12∶7,病变位于双眼13例,单眼6例,临
病理会诊是病理科的常规工作之一,随着我国各地区医院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细则的实施,临床病理工作中会诊病理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疑难性病理会诊、依懒性病理会诊和确认性病理会诊[1]。免疫组化技术是会诊工作的重要手段,其有利于提高病理会诊的质量,减少病理会诊带来的医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