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K细胞及活化胚胎胸腺细胞对脑胶质瘤细胞的体外作用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后人胚胎胸腺细胞(ETC)表面抗原的转变及进行移植的时机,比较不同源LAK细胞、活化E1C联合与TJ905细胞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对不同处理的人胚胎胸腺悬液培养前后观察,测定细胞表面抗原;进行LAK细胞、活化ETC体外杀瘤活性比较.结果应用特殊培养液培养,可以使人胚胎胸腺上皮细胞生存28天,分离后悬液比混悬液细胞表面抗原早期达稳定(CD4/CD8=2.26);胸腺LAK细胞对TJ905细胞的杀伤作用与脾LAK细胞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活化ETC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无抑制作用,不同源LAK细胞和活化
其他文献
目的为更有效地恢复腭的解剖形态和正常语音功能.方法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磷酸盐微晶玻璃骨替代材料;修整后植入硬腭裂隙中.结果不仅避免了面容的异常发育,同时恢复了完整的口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CRF)时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CRF病人血清iPTH、肌酐、尿素氮水平,实验结果应用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CRF病人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对156例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标本进行EGFR和Ki67染色
目的 研究74例大肠癌中的nm23-H1、p53、PCNA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 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6%、52.7%、81.1%
绿水洞煤矿通过近30年的大倾角、急倾斜综采磨砺和实践,全员迎难而上,攻克了不少难题,总结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本文从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布置设计优化出发,总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