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思考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heng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得、个性的形成以及品德的陶冶等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进行探索与思考。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推进习惯的渗透教育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成长中的 “必修课”。幼儿正处于生活习惯的养成期,可塑性较强,较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习惯培养环境,使幼儿能够耳濡目染。创建周围环境时,要本着“日常性”这一原则,让生活习惯渗透到幼儿的整个生活当中,成为日常性的习惯。
  构建有效的环境暗示 以日常礼仪习惯为例,幼儿容易受到环境暗示,因此教师可以在墙面上写诸如“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下课要说:‘老师再见!’”等这些标语。考虑到幼儿对动画以及色彩的独特感受,这些标语可以采用相关美术方式予以呈现,给幼儿一种较为强烈的视觉刺激,形成有效的环境暗示。同时,要注意这些日常礼貌用语所呈现的地点。比如,诸如“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讲话”这类的语言,呈现在室外要比呈现在室内的效果要好;诸如“请随手关门”这类的语言,粘贴在教室门上要比粘贴在室内的墙面上更有效。其他生活习惯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同样需要注意呈现的形式以及呈现的地点。比如,有关“便后洗手”之类的标语可以张贴在厕所显眼的位置,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给予正确引导
  引导方式要以人为本 幼儿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在良好的外界育才环境下,教师的正确引导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引导方式是很重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以说教的形式为主,而幼儿多对教师的说教持反感、抵触态度。但是,幼儿对于以漫画、色彩、歌曲等呈现的事物却有着较为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儿歌、游戏等方式来针对性的培养幼儿的某些生活习惯。
  引导过程要激励为主 以生活卫生习惯为例,洗手的程序比较多,但是洗手对于幼儿的生活卫生却很重要。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儿歌的方式,把洗手的程序编写成《洗手歌》,边唱边洗,使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不断的重复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同样,教师可以编写《穿衣歌》《漱口歌》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引导过程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多使用诸如“你真棒”“你能行”等这些激励性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渗入到幼儿的日常行为中。以日常礼仪习惯为例,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日常礼仪的歌曲,教师在进行一定的引导后,可以在班级内分小组引导幼儿展示其学习到的日常礼仪。以“随手关门”为例,在寒冷的冬季,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打开教室门后径直走出去,而后通过诸如“小朋友们有没有觉得特别冷啊”等这些问题引导幼儿说出其最直观的感受;让另一个学生打开教室门后随手关上门,而后再问同样的问题。最后,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要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在下一步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多种对比游戏来让幼儿亲身体验“在哪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随手关门”等。教师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以鼓励的方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呈现各种生活习惯,在不断的引导与重复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形成共育合力
  家庭教育很重要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单单靠幼儿园与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幼儿教育的相关调查中,很多家长更关注于幼儿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比如,幼儿近视成为越来越大众化的问题,这与家长忽视幼儿阅读姿势、阅读时间以及阅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家园理念要一致 教师应当做好家长的工作,使家长与教师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理念与方式尽可能地一致。比如,向家长推荐幼儿日常生活习惯培养过程中所用到的儿歌、标语、游戏等,使家长尽可能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向家长推荐诸如《鼓励孩子自己来》的文章,告诉家长要适当地放手,让幼儿自己洗手、自己吃饭等,帮助并监督其慢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目的是要使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上保持一致的理念与一致的行动,形成一种合力。
  幼儿时期正是人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各类基础性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会给幼儿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关系到幼儿未来的成长。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得、个性的形成以及品德的陶冶等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育才环境,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正确的指引,家长则要与幼儿园、教师形成一种合力,从行动上、理念上保持一致,共同优化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为祖国培养优秀的“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其他文献
人们进行音乐活动,无论是表演、欣赏,还是创作,都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在音乐活动中,首先涉及到的是听觉和动觉,接着便是发展丰富的想象并对音乐做出情感反应。人们由感知音乐声响,到对此做出主观的反应,都是心理活动。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经济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运行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似乎成了企业家奉行的铁律。一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多数企业会与什
期刊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稍显滞后,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物流人才的缺乏。笔者总结了我国现有的物流教育现状与问题,并借鉴了国外成功教育经验。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物流人才培养方
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学校文化建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或许是出于宣传的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仍呈现出“标签式”“泡沫式”状态。那么,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笔者认为,作为一校之长,对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明确和清晰的认识。  通过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概括与梳理,可将学校文化分为四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笔者认为四类学校文化的内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农村乡镇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力度。图腾文化是由图腾观念衍生而成的一些文化现象,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神奇的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核心是图腾观念。在乡村中学中实行这一文化建设,对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具有促进作用。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于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能十分明确的分辩,因此,外部环境的影响显得十
重庆渝北区农业园区实验小学位于风景如画的重庆机场路旁,与西南政法大学、川外南方翻译学院、重庆鳄鱼中心风景区毗邻。学校建于2009年,是一所年轻、漂亮、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城
为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重庆北部新区优质学校建设总体目标,自重庆北部新区2012年实施优质学校建设工程以来,重庆北部新区康庄美地小学在教育局正确领导和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专家团队的悉心关怀、指导下,学校领导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思想,致力打造“康美文化”,全面实施优质学校工程,在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全程育德、教研科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