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分析框架探析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高等专科学校教学为例,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入手,对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系统框架的阶段性目标和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分析框架
  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让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在支撑平台建立一种免费或适当收费的方式来向大家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资源紧缺的地区就成了教学资源的应用市场,教学资源的共享过程也就变成了一个市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过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需要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作支撑。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可以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它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资源需求。第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帮助学校改善硬件教学设施不足的局面,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让教学资源在院系之间以及高校之间的分布呈现出一种较为均衡的状态,这对缩小地区之间的教学差距有一定的帮助。第三,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使教师接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机会有所增加,这就可以让教学资源在师生之中得到充分应用,也为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二、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系统框架的阶段性目标
  1.实现优质数字化教学与教育资源共享的结合
  广义的教育资源由人才资源的共享、教材教具资源的共享、人才与物资的综合共享三方面组成。狭义的教育资源共享则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课件、参考资料以及习题集等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资源主要由数字化教育资源和非数字化教育资源两部分组成。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应把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教育资源共享的重中之重。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对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的融合进行探究。这样就能更好地整理已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数字化教学与教育资源共享的结合。
  2.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标准化的建设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层面的第一要求就是标准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只能依靠标准化的设计思路、标准化的共享来实现。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标准的方式,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因此,标准化的技术结构和设计思路可以帮助学校制订合理的信息分类编码规格和说明书。这样,通过数字化资源共享系统框架的建立与完善,可以使学校满足各类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需求和信息共享的需求,这就使学校能够消除信息孤岛的阻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新的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标准。
  3.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框架的建设
  以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例,高等职业学校与成人教育之间的联系,使得二者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可能。高等职业教育是全日制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使高校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的可能。因此,在促进二者教育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应实现由垂直开放共享到水平开放共享的转变。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数字化教学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框架的建设。
  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应用实例
  在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分析框架的建立过程中,一些学校从教学建设、资源建设以及图书馆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制订了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一些学校重点进行了实验室优质数字资源建设、网络课程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以及图书馆优质资源建设,并且采用了以项目组为单位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模式。这样的模式是以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交换和集成为基础模式,它通过业务流程的再造来实现一种以数据集中化、信息共享化,以及内容定制化为核心的教学资源服务目标。
  综上所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共享模式以及共享平台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对教学资源共享技术的研究是围绕教育资源共享的应用与实践这两个问题展开的。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该以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各种需求作为出发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应用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付奎亮.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19-21.
  [2]钱冬明,管珏琪,祝智庭.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7):53-58.
  [3]随晓筱.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评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胎头深嵌宫腔外手推胎头出盆腔后取头法的优势。方法:选择第二产程必须进行剖宫产病例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子宫切口裂伤、术中出血、新生儿窒息、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情况。结果:宫腔外手推胎头出盆腔后取头法,明显优于常规手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宫腔外手推胎头出盆腔后取头法,能减少子宫切口裂伤、术中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术
目的 分析陇西县农村妇女疾病普查情况及发病情况,掌握当前妇女疾病变化趋势,使普查工作与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宣传相结合,达到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妇
摘 要 目的:探讨内外固定法结合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8月~2010年11月采用内外固定法结合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患者24例,觀察分析治疗疗效。结果:所有24例均获得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0个月。24例患者中,有20例获得痊愈,3例延迟愈合,1例患者针道感染,经换药、抗感染治愈。结论:内外固定法结合是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摘 要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大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8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晚期胃癌、大肠癌病人全部应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中位化疗4周期。3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完全缓解(CR)2例(5.3%),部分缓解(PR)16例(42.1%),稳定(SD)15例(39.5%),进展(PD)5例(13.1%),总有效率(ORR)47.4
摘 要: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是学生迈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创新入学教育内容和模式,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入学教育;教育形式;高职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是学生迈入大学的第一堂课。积极有效的入学教育既能帮助新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对大学生活甚至未来带来持续的正面影响。创新入学教育内容和模式,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