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季海洋天气评述

来源 :海洋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t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夏季(6—8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主体位于北冰洋上空偏向西半球,强度较常年偏强;东亚地区以纬向环流为主,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平均略偏西偏南.6月,北部海域温度较低,黄渤海海雾天气多发.7月,西南季风推进,热带气旋活跃.8月,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热带气旋活动频次偏少.夏季共有7次海雾过程,其中6月有4次,7月有3次.我国近海出现了9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其中热带气旋大风过程6次,温带气旋入海影响的大风过程3次.浪高在2 m以上的海浪过程有10次,2 m以上大浪的天数共计38 d.我国北部及东部海域升温明显,从北到南的海面温度梯度减小.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9个台风活动,其中台风“烟花”造成近海一次范围广、时间长、风力大的大风过程.
其他文献
利用印度气象局(India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IMD)、国际气候管理最佳路径档案库(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IBTrACS)提供的1982—2020年阿拉伯海热带气旋路径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再分析资料,对近39 a阿拉伯海热带气旋源地和路径特征、活跃区域、频数及气旋累积能量(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青岛雷达产品以及“天衍”雷达拼图产品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台风“巴威”外围致山东半岛西部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巴威”在黄海北上期间,其外围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在山东半岛西部到鲁东南交汇,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东北—西南向深厚的切变线,高层处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产生强降水,强降水位于850 hPa切变线及其右侧偏东风一侧.2)前期降水回波先后表现为两条有组织的线形回波带,其形成、发展和移动与850 hP a切变线密切相关;后期切变
以元认知为视角,对高中物理学生使用辅助用书的元认知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后发现:高中生使用物理辅助用书的元认知整体水平呈中等偏上,但各子维度发展不均衡;使用物理辅助用书的元认知能力水平与物理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学困生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都需进一步提升.提高高中生使用物理辅助用书的元认知能力的对策有:(1)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我意识;(2)加强学习策略的学习与使用;(3)分层分级训练与评价,满足认知体验;(4)强化监控与反思措施.
餐饮业作为基础性消费行业,其区位选择与优化布局对区域经济、社会和民生都具有重要影响.以海底捞在中国大陆的门店为研究对象,借助空间分析和相关计量等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海底捞门店数量增长与空间扩张经历了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2个阶段,扩展路径为西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的省会城市、旅游城市及有人口、交通、经济优势的工业城市;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局部聚集性和全域不均衡性,多聚集于“黑河—腾冲线”东南部,且表现为自西向东、由北到南逐步递减的格局,省域间分布不均衡且相对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