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在大型建筑物中采用大型混凝土漏斗施工还较为困难、施工工序极为复杂,是一个既费时、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材料的一个问题。而采用现浇混凝土漏斗结构施工,则有效的节省了大量的周转材料,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存在着极大的社会经济优势。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现浇大型混凝土漏斗无内模拍坡成型施工工艺,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漏斗;模板
工业建筑中现浇的混凝土漏斗斜壁的空间特征,是介于竖向结构中的壁板如剪力墙和筒壁和横向结构中的平板两者之间的结构 。在某工程的漏斗施工中,我们采用了吊模拍坡成型施工工艺,只吊外模,不支内模充分利用双层密配结构钢筋的约束作用,使用半干硬性混凝土分层交圈浇筑严格控制每圈的浇筑时间,振捣不能触动钢筋与模板, 随着混凝土强度继续增大保证了自身形状不变。该施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内模开窗口填插板和浇筑大流动性。混凝土的传统作法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均处于明作业直观性强便于操作不会发生蜂窝、麻面、漏筋等建筑通病,其强度也高于塌落度较大混凝土的强度,预埋件的埋置尺寸位置准确。
一、漏斗斜壁混凝土拍坡成型分析
1、施工技术原理
就目前的漏斗斜壁工程结构分析,其属于竖向壁板和横向结构之间的一个锐角状态的斜支撑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其施工方法、支模方法和混凝土浇筑振捣的控制都是极为关键。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结构处于锐角状态,其支模方法和混凝土浇筑振捣都极为困难。在工程施工中,漏斗斜壁拍坡成型的工艺原理是取竖向壁板和平板之间的共性为基础,在不设置内模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斜壁双层结构的配筋为基础,以其约束作用来保证半干性混凝土质量,在分层交圈的设置上从下而上的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分段拍坡刮平然后成型,使得其自身保持形态不变,且保证其强度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
2、工程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无内模拍坡成型施工工艺是基于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漏斗斜壁,其施工中本身处于悬吊结构形式,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将外模板支设采用较为简单的承重支架和吊架来进行施工,从而利用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和抗拉强度来强调储备,从而达到空间吃撑和系统稳定的目的。
二、工程实例分析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复杂建筑结构不断的涌现了出来,其为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整个工程施工难度极大的上升。漏斗结构便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极为关键的难题,在施工中通常都是采用现浇混凝土漏斗斜壁混凝土拍坡成型的方法进行施工,这一技术的应用有着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直观性强且不会发生麻面的优势。
1、工程概况
某工程是一个由直径9.4m的筒仓组成的,其工程的标高的7.7~8.3m处设置了漏斗结构与通体结构相连的刚性过渡层,其在施工中也被当做是上环梁结构。在工程施工下方的3.6m高度处设置了胶带运输机和运输平台,总共选用了10个倒圆锥形式的现浇漏斗。这一结构本身存在着斜壁较陡、与水平夹角小的特点,这就给工程混凝土浇筑带来了新的难题。
2、施工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条件分析,在工程施工中采用了滑模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标高出的漏洞结构与筒仓结构的过渡连接施工质量控制较为关键。在工程项目中,筒体滑模在施工中由于考慮到施工整体性的影响要求,在筒体施工的时候该处设置了预埋钢筋构建和漏斗纵筋焊接模式。伴随着滑模的不断提上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增加,其预埋钢筋的凿出和漏斗的连接也极为困难。在工程施工中,由于这一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环节,其验收和计算都不能够承受施工阶段漏斗自重、混凝土荷载等问题,为此我们在工程项目中有必要采用外吊内拍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采用半干性混凝土来进行,从而提高混凝土重量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在工程项目中,为了方便工程施工,漏斗与支撑柱以及环梁结合的地方还需要采用两层叠合进行施工,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到漏斗下皮处的时候通过将混凝土表面打磨成毛面的方式开技能型施工而在采用混凝土内排施工工艺的时候其支撑柱以及环梁都是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的。
3、工程施工要点
3.1、施工流程
漏斗梁之下结构施工→漏斗层框架梁桁架支模施工→漏斗梁浇筑混凝土至漏斗根下皮标高→搭设施工漏斗的简单承重支架→支设漏斗底模及斜壁的外模→绑扎钢筋→吊拉漏斗外模及加固→检查验收→漏斗混凝土拍坡成型→贴铸石→养护。
3.2、施工技术要点
(1)简单支架搭设
首先,象常规支模那样,搭设漏斗嘴下方的承重支架(钢管、机件金属架)。相邻漏斗的简单支架,以水平腹杆连通。并且,兼当作业操作平台使用。
(2)支外模设置吊盘 依赖已搭设好的简单支架和操作平台,摆放放射形50×70mm木方条楞,其下、上端支座分别是支架平台和已浇筑700mm高混凝土的框架漏斗梁。木方条楞的上侧铺设δ=1.2mm厚整张黑铁皮,上压下钉于木方上(仅钉上沿),作为漏斗斜壁的外模板。与此同时,按在操作平台上已放好的漏斗嘴定位线,置放与漏斗嘴同平面尺寸的“回”字形8mm厚钢板,作为漏斗嘴的底模板,也是安装嘴下给煤机的预埋铁件,同时也是漏斗斜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承重吊盘。
(3)绑扎漏斗结构钢筋
外模板初安支设就位以后,然后绑扎漏斗钢筋(此时已是足以能承受钢筋自重和绑扎施工荷载),并将漏斗角区8根φ25骨架筋及斜壁纵向配筋的下端与吊盘焊牢。外层筋的保护层以预制混凝土垫块来保证(有绑丝),内层筋的定位,以预制好的钢筋“铁马”控制。“铁马”所支托的斜壁的内层配筋,即是浇筑斜壁混凝土时的找坡可靠依据。
(4)外模吊拉与加固
当钢筋工程施工完毕后,于漏斗的下口和中部环抱二道槽钢“井”字形工具卡具(计算不满足时制成构架式),以M16对拉螺栓拉紧,借以抵抗漏斗斜壁混凝土的侧压力。对拉螺栓照预先计算好的位置焊于斜壁水平筋上,该位置的水平钢筋又焊于它所交叉的斜壁纵向钢筋上,不仅工具卡具不会下滑,而且它所对抗斜壁混凝土侧压力的平衡力,转化为由漏斗的竖向配筋所承受,故称为吊外模。也可根据工程特点,将工具卡斜吊于梁底混凝土预埋吊环或梁的支模桁架上 弦上。漏斗上口附近外模的支撑与加固,可由梁侧水平打顶子;而漏斗嘴外模,加固仍使用工具卡具,以通长对拉螺杆在模外对拉。防止漏斗水平位移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漏斗口处以100×100mm方木水平支顶于四周框架柱上即可解决。
三、结束语
总之,在工程项目中要确保预埋铁件尺寸准确,便于安装施工施工质量好。但此工艺对混凝土拌制和浇筑条件要求甚高,时间性强,但只要参与施工人员加强责任心是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 班素芳. 施工的质量控制[J]. 现代农业. 2009(12)
[2] 李卫锋. 钢筋混凝土筒仓漏斗连续滑升技术[J]. 硅谷. 2009(18)
关键词:混凝土;漏斗;模板
工业建筑中现浇的混凝土漏斗斜壁的空间特征,是介于竖向结构中的壁板如剪力墙和筒壁和横向结构中的平板两者之间的结构 。在某工程的漏斗施工中,我们采用了吊模拍坡成型施工工艺,只吊外模,不支内模充分利用双层密配结构钢筋的约束作用,使用半干硬性混凝土分层交圈浇筑严格控制每圈的浇筑时间,振捣不能触动钢筋与模板, 随着混凝土强度继续增大保证了自身形状不变。该施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内模开窗口填插板和浇筑大流动性。混凝土的传统作法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均处于明作业直观性强便于操作不会发生蜂窝、麻面、漏筋等建筑通病,其强度也高于塌落度较大混凝土的强度,预埋件的埋置尺寸位置准确。
一、漏斗斜壁混凝土拍坡成型分析
1、施工技术原理
就目前的漏斗斜壁工程结构分析,其属于竖向壁板和横向结构之间的一个锐角状态的斜支撑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其施工方法、支模方法和混凝土浇筑振捣的控制都是极为关键。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结构处于锐角状态,其支模方法和混凝土浇筑振捣都极为困难。在工程施工中,漏斗斜壁拍坡成型的工艺原理是取竖向壁板和平板之间的共性为基础,在不设置内模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斜壁双层结构的配筋为基础,以其约束作用来保证半干性混凝土质量,在分层交圈的设置上从下而上的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分段拍坡刮平然后成型,使得其自身保持形态不变,且保证其强度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
2、工程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无内模拍坡成型施工工艺是基于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漏斗斜壁,其施工中本身处于悬吊结构形式,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将外模板支设采用较为简单的承重支架和吊架来进行施工,从而利用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和抗拉强度来强调储备,从而达到空间吃撑和系统稳定的目的。
二、工程实例分析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复杂建筑结构不断的涌现了出来,其为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整个工程施工难度极大的上升。漏斗结构便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极为关键的难题,在施工中通常都是采用现浇混凝土漏斗斜壁混凝土拍坡成型的方法进行施工,这一技术的应用有着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直观性强且不会发生麻面的优势。
1、工程概况
某工程是一个由直径9.4m的筒仓组成的,其工程的标高的7.7~8.3m处设置了漏斗结构与通体结构相连的刚性过渡层,其在施工中也被当做是上环梁结构。在工程施工下方的3.6m高度处设置了胶带运输机和运输平台,总共选用了10个倒圆锥形式的现浇漏斗。这一结构本身存在着斜壁较陡、与水平夹角小的特点,这就给工程混凝土浇筑带来了新的难题。
2、施工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条件分析,在工程施工中采用了滑模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标高出的漏洞结构与筒仓结构的过渡连接施工质量控制较为关键。在工程项目中,筒体滑模在施工中由于考慮到施工整体性的影响要求,在筒体施工的时候该处设置了预埋钢筋构建和漏斗纵筋焊接模式。伴随着滑模的不断提上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增加,其预埋钢筋的凿出和漏斗的连接也极为困难。在工程施工中,由于这一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环节,其验收和计算都不能够承受施工阶段漏斗自重、混凝土荷载等问题,为此我们在工程项目中有必要采用外吊内拍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采用半干性混凝土来进行,从而提高混凝土重量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在工程项目中,为了方便工程施工,漏斗与支撑柱以及环梁结合的地方还需要采用两层叠合进行施工,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到漏斗下皮处的时候通过将混凝土表面打磨成毛面的方式开技能型施工而在采用混凝土内排施工工艺的时候其支撑柱以及环梁都是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的。
3、工程施工要点
3.1、施工流程
漏斗梁之下结构施工→漏斗层框架梁桁架支模施工→漏斗梁浇筑混凝土至漏斗根下皮标高→搭设施工漏斗的简单承重支架→支设漏斗底模及斜壁的外模→绑扎钢筋→吊拉漏斗外模及加固→检查验收→漏斗混凝土拍坡成型→贴铸石→养护。
3.2、施工技术要点
(1)简单支架搭设
首先,象常规支模那样,搭设漏斗嘴下方的承重支架(钢管、机件金属架)。相邻漏斗的简单支架,以水平腹杆连通。并且,兼当作业操作平台使用。
(2)支外模设置吊盘 依赖已搭设好的简单支架和操作平台,摆放放射形50×70mm木方条楞,其下、上端支座分别是支架平台和已浇筑700mm高混凝土的框架漏斗梁。木方条楞的上侧铺设δ=1.2mm厚整张黑铁皮,上压下钉于木方上(仅钉上沿),作为漏斗斜壁的外模板。与此同时,按在操作平台上已放好的漏斗嘴定位线,置放与漏斗嘴同平面尺寸的“回”字形8mm厚钢板,作为漏斗嘴的底模板,也是安装嘴下给煤机的预埋铁件,同时也是漏斗斜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承重吊盘。
(3)绑扎漏斗结构钢筋
外模板初安支设就位以后,然后绑扎漏斗钢筋(此时已是足以能承受钢筋自重和绑扎施工荷载),并将漏斗角区8根φ25骨架筋及斜壁纵向配筋的下端与吊盘焊牢。外层筋的保护层以预制混凝土垫块来保证(有绑丝),内层筋的定位,以预制好的钢筋“铁马”控制。“铁马”所支托的斜壁的内层配筋,即是浇筑斜壁混凝土时的找坡可靠依据。
(4)外模吊拉与加固
当钢筋工程施工完毕后,于漏斗的下口和中部环抱二道槽钢“井”字形工具卡具(计算不满足时制成构架式),以M16对拉螺栓拉紧,借以抵抗漏斗斜壁混凝土的侧压力。对拉螺栓照预先计算好的位置焊于斜壁水平筋上,该位置的水平钢筋又焊于它所交叉的斜壁纵向钢筋上,不仅工具卡具不会下滑,而且它所对抗斜壁混凝土侧压力的平衡力,转化为由漏斗的竖向配筋所承受,故称为吊外模。也可根据工程特点,将工具卡斜吊于梁底混凝土预埋吊环或梁的支模桁架上 弦上。漏斗上口附近外模的支撑与加固,可由梁侧水平打顶子;而漏斗嘴外模,加固仍使用工具卡具,以通长对拉螺杆在模外对拉。防止漏斗水平位移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漏斗口处以100×100mm方木水平支顶于四周框架柱上即可解决。
三、结束语
总之,在工程项目中要确保预埋铁件尺寸准确,便于安装施工施工质量好。但此工艺对混凝土拌制和浇筑条件要求甚高,时间性强,但只要参与施工人员加强责任心是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 班素芳. 施工的质量控制[J]. 现代农业. 2009(12)
[2] 李卫锋. 钢筋混凝土筒仓漏斗连续滑升技术[J]. 硅谷. 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