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 SD大鼠80只,建立同种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后1、3、7、10 d取移植心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进行Stanford病例诊断分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心肌bcl-2、bax蛋白的表达,观察移植后不同时期心肌细胞病理变化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移植后各期均出现心肌细胞凋亡现象,术
【机 构】
: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 SD大鼠80只,建立同种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后1、3、7、10 d取移植心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进行Stanford病例诊断分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心肌bcl-2、bax蛋白的表达,观察移植后不同时期心肌细胞病理变化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移植后各期均出现心肌细胞凋亡现象,术后7 d达到高峰,凋亡指数随病变程度的严重而升高,同时bax蛋白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上调时,凋亡指数较低.结论 心脏移植后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肌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凋亡指数可作为判断移植后损伤程度的指标。
其他文献
心肌在缺血再灌注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可激活心肌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1],后者进入细胞核启动有关基因的转录,导致合成多种炎性细胞激酶和白细胞粘连分子,从而引起白细胞黏附浸润,释放氧自由基,损伤心肌.有研究将抑制NF-κB激活的制剂用于这一病理过程,心肌损伤减轻[2]。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复合拉贝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椎体骨折内固定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和骨盆骨折内固定术患者75例,均选择全身麻醉.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硝酸甘油组(Ⅰ组)、硝酸甘油复合拉贝洛尔组(Ⅱ组)和非控制性降压组(Ⅲ组),每组25例.Ⅰ组手术开始时以1μg/kg·min-1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根据血压调整硝酸甘油剂量,内固定毕或肿瘤切除后停止降压;Ⅱ组手术开始时给予拉贝洛尔
目的 探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及细胞种植的方法.方法 (1)制备管状支架模具,采用模具成形,冷冻干燥等技术,应用胶原和透明质酸复合体外预构管状支架;(2)分动态种植和静态培养两组进行细胞分层种植,每组12个,应用水溶性磺酸四唑(WST-1)测定,扫描电镜观察,5-溴2-脱氧嘧啶核苷(BrdU)细胞标记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1)成功制备了管状支架,在培养液中约3周可保持管腔形态不变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失血性休克兔小肠微循环血流量及血液酸碱度变化情况.方法 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山莨菪碱治疗组(S组,n=8)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8).复制兔重度失血性休克及复苏的动物模型,在休克期间分别予等容量的山莨菪碱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治疗,复苏60 min.观察放血前、放血后10、30、60 min小肠黏膜微循环血流量、动脉平均血压、中心静脉压.在放血前、放血后10、30、
胆囊癌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代谢异常有关.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胆囊良、恶性组织中的ER、PR、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c-erbB2及p53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用体外培养的犬骨髓基质干细胞(MSC)和由聚4-羟基丁酸酯(P4HB)制作的心脏瓣膜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的可行性.方法 取年轻健康犬髂前上嵴的骨髓,分离培养出骨髓基质干细胞,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llory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取第3代细胞种植在P4HB构建的心脏瓣膜支架上,培养2周后,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MSCs经20~25 d的培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BEC)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表达.方法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冷保存时间而分为CP 1 h组(冷保存1 h)、CP 12 h组(冷保存12 h)、SO组(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3、7、14 d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EC增殖、TGF-β表达、肌纤维母细胞(MFB)分布.
肠神经元发育缺陷或损伤常导致胃肠动力异常性疾病,较常见有先天性巨结肠、责门失弛缓症、假性肠梗阻等,目前多采用对症手术治疗。我们通过改良的肠神经干细胞(ENSCs)培养液及方法,试图建立完善的ENSCs提取和体外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