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我把野心隐藏了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y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陶虹交谈时的感觉,很容易让我联想到采访徐峥和采访宁浩,三个人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聪明。你每抛出一个问题,他们都会在几秒内迅速完成思考,给出的回答既不是早就准备好的“行货”,逻辑又非常自洽。难怪,到头来前两位结成了百年之好,后两位构成了著名铁三角的三分之二。叫人感叹,这个世界上果然是人以群分的。
  而陶虹的特别,还在于每每出人意料:是聪明人,却又不以聪明为傲;在影、视、话剧之间游走得游刃有余,最想做的却是导演,无论舞台还是生活;大小屏幕上的细腻婉约形象深入人心,本人却尽得“老大”、“陶哥”之名;一张口,竟然还能背出20年前从王朔小说里读到的句子……
  新作《忘了去懂你》,早在剧本阶段就获得了“中国电影项目最具创意奖”,被誉为有英格玛·伯格曼的风格;陶虹也因为这部电影,获得了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
  有人形容她:有一线花旦的实力,没有一线花旦的野心。她听了,笑笑说:“或者是我把野心隐藏了吧!”
  一点也不喜欢“模范夫妻”
  《新民周刊》:《忘了去懂你》说的是婚姻的七年之痒,现实生活中你的婚姻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即使是圈中出了名的模范夫妻,是不是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
  陶虹:首先我一点也不喜欢“模范夫妻”这个词,因为我觉得大家生活背景、经历、职业都不同,谁也做不了谁的榜样。自己当然也有自己的问题,只不过看你要不要解决。其实好与不好无非就是一个平衡,能看到问题,适时调整,才能够平衡;如果大家都看着不管,那才是真正的问题。
  《新民周刊》:要怎么去调整呢?
  陶虹:有问题就要说出来,最可怕是憋着。不仅仅是夫妻,父母、拍档、子女都是这样,人走在阳光下的时候会有说不出的能量。如果总是藏着说不出的事情,会消耗你很多能量,其实挺不划算的。人生就那么长一段时间,就看你愿意把它花在哪儿了。
  《新民周刊》:对你来说婚姻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陶虹:沟通,用心来感受你需要什么。电影的名字原来叫《陌生》,现在改成《忘了去懂你》,我觉得改文艺了。其实就是说的躺在身边的陌生人。因为躺在身边、抱在怀里的人,本应该是最亲的,结果心灵上的距离却很大,这是最残忍的。
  《新民周刊》:夫妇俩演艺事业都特别忙的时候怎么沟通呢?
  陶虹:忙,才沟通机会多呢。有时候所谓“身边无风景”,因为你老觉得天天见,有什么好沟通的?就像电影里的程雪松和老蔡一样,天天睡一张床上,好多话都不说了,麻木了。我觉得麻木是最可怕的,你不舒服,但是你又不觉得。
  忙的时候其实也是共同分享失败和成功的时候,如果只是其中一个人自顾自地忙,另一个人像看客一样纯旁观,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他。
  《新民周刊》:所以会经常看到你和徐峥互相探班的新闻?
  陶虹:是吗?又被偷拍了?我觉得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距离远了,有些东西自然就远了,你要是想维持温度,只有靠近他,感受他。而且人越忙的时候越需要安慰,他希望能看到他的女儿、他的亲人都很好,这样他才能放心。工作时倒不一定要在场,何必呢?什么叫体贴,就是他需要你的时候你出现。
  《新民周刊》:你们都是个性直接、会主动沟通的人吗?
  陶虹:也会发生没有意识到它存在的问题。所以有时候人不能太主观,如果我有能力,我更希望自己能客观看到自己在做什么。这也像做导演和做演员的区别,演员往往是很投入的,看不到问题的存在,所以我并不喜欢总是去做一个舞台中央的演员,我喜欢在旁边看一看,无论是什么事情。
  《新民周刊》:徐峥曾经在一次采访里说,见第一面就决定跟你走?
  陶虹:他说过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一个人决定往哪个方向走,是因为他发现这个人是他的旅伴,和他有共同的目的地,他在我身上看到的东西是他想要的。如果我的心不是往那个方向走,他是不会跟我走的。回去我得跟他好好聊聊。
  《新民周刊》:那你看中他身上的什么特质呢?
  陶虹:嗯……聪明,可爱,有脑子,对什么问题的看法都不肤浅。
  《新民周刊》:有明显的缺点吗?
  陶虹:缺点?这是聊很久以后才发现的事情了,刚开始的时候你想发现也发现不了啊!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我也没必要拿出来给大家看。等你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特别在意优点和缺点这回事了,只有他的特质,因为特质成就了这一个人,他就是他,没有什么特别导向性的好与坏。
  别把它当压力
  《新民周刊》:徐峥说他自己是个典型的“白羊座”导演,挺冲动的。听说拍《泰囧》的时候你也是后援智囊团之一?
  陶虹:他是比较冲动的人,想到就希望马上去做,急性子。导演最终还是一部作品的文艺核心,我也不知道我帮了他什么忙,也许是帮他演了其中一个小角色?我觉得徐峥还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他愿意为自己承担责任——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这都是一个很棒的品质,一个人就应该敢担当,躲着不是事儿。难与不难,成与不成,失败与否都不重要,只要你敢担当,你就已经赢了。拍片的时候我基本上都在玩儿呢,带着孩子,对电影的贡献非常小。
  《新民周刊》:《泰囧》票房一下子冲破12亿,徐峥有没有对你表达过他内心感到的压力?
  陶虹:其实是媒体把这事儿想严重了,因为我们当时说要拍片做导演,无非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也会去想象结果,但没过多考虑结果会把我们导向何处。徐峥想自己做导演,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更多合适的片子让他去演,所以想拍一个自己更有感触的题材,这才是当导演的初衷,并没有将来因为这个片子能挣多少名利的野心。事后虽然意外,但也觉得心安理得,因为这东西够好啊。
  《新民周刊》:但是据说当时的预期也不低,在六七亿左右?
  陶虹:对。一般都觉得你新导演小成本,2亿票房差不多吧,但是我们当时就说的六七亿吧。12多亿有点超出控制范围,是市場的极端反应。   《新民周刊》:當12亿票房吸引了所有媒体的目光之后,会有意料之外的压力降临吗?
  陶虹:会啊,就看你要不要把它当成压力了,人家给你,你可以不接啊,你愿意背上,那是你的事儿。就像别人给你意见、给你期望,但要不要背上,还是你自己的选择。
  《新民周刊》:会身不由己吗?
  陶虹:身可以由己。身不由己是你不想由己,给自己找的借口。徐峥有时候会觉得有点无奈,很多人对他说:你要对电影负责任。他会想,我本来只是对自己导演的一部电影负责任,为什么会变成需要对中国电影事业负责任?但是说到底拍电影还是我们热爱的事情,能有机会为它负责任,也是很荣幸的。所以不是别人要你背上,是你自己愿意背上,那就不是压力。
  《新民周刊》:徐峥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的发言,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对电影很有情怀的人,你是不是也一样?
  陶虹:是大家共同的情怀,只不过让他代表着说罢了。
  从来没想过当演员
  《新民周刊》:你和电影的渊源又是怎样的呢?
  陶虹:徐峥在准备稿子的时候,我也联想到我的生活经历。小时候我家就住电影院边上,用不着两分钟就到门口了,不过没多少零花钱能看电影。真正看很多电影反倒是在游泳队训练的时候,我们住的地方是个俱乐部,每周三、五放电影,都是你们看不到的内部片,泰国、欧美的都有。周三周五看内部电影,周末看院线片,那段时间对我来说真是电影的积累。
  《新民周刊》:看过许多电影之后会产生参与电影的念头吗?
  陶虹:有段时间我做的梦都很像拍电影——镜头应该往哪儿给,一个人背对着你往前走,镜头怎么从他肩上跨过去,再转回来……
  《新民周刊》:很有点导演的感觉。
  陶虹:我从来没想过当演员,说真的,当初考中戏的时候,碰巧那届导演系不招生,才只好报考了表演系。
  《新民周刊》:听说你是中戏唯一一个拿满分的?
  陶虹:应该说是中戏第一个满分,是和段奕宏一起拿的,我们合作演出一个作品。那时候觉得挺光荣的,期末汇报演出,11个节目里面有我七八个,演不过来到处找人帮忙。
  《新民周刊》:今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20周年,也是你出道20周年。当年这部戏是姜文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你的处女作,还记得他是怎么选上你的吗?
  陶虹:当年我还在运动队,他们最初想找的是现在宁静演的这个神秘女郎——在第一稿的剧本里这是一个游泳很棒的女孩,而且那个版本还拍了,只是实际效果不如现在这个冷酷。所以当时姜文发心要找个会游泳的女孩儿,找遍了北京,最后在游泳池里遇到了我。当时我是我们队的老大,队里的姑娘去面试,拉着我作陪,我也根本无心,所以一点都不紧张,东张西望的。姜文看到我,说:你笑起来真有意思。临走的时候还留了电话,问能不能约见一下。我还搞不清楚情况。
  很巧那是我迷恋王朔的时期,看遍了王朔所有的小说。他们说演王朔《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说没有这部啊,后来再一说才明白,哦,《动物凶猛》啊!我说《动物凶猛》里写的是“发育得像个白种女人”,这我演不了啊!后来才知道他们想找我演另外一个角色,我还挺不高兴的,因为那个角色在小说里的原话是:“一个长着狐狸脸的女孩从月亮门弯闪出来……”我说我长得像狐狸吗?一屋子人都笑了。那时我觉得被人说长得像狐狸是个很侮辱的事儿,还很不高兴。
  《新民周刊》:你和徐峥都看了20周年的重映,感觉和当时有何不同?
  陶虹:很不一样,现在看觉得那时候有个劲特别好玩,就是那种明明是小孩,却装得很成熟,好像自己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坏事都敢干,一群人都是这样,特别可爱。徐峥也仍然觉得非常好看,说夏雨演得真好。男孩子都经历过青涩的年龄,我猜我也是他青春的一部分吧。
  《新民周刊》:时隔20年,姜文新片《一步之遥》又选择了你。你觉得他的导演方式有变化吗?
  陶虹:没变化的是仍然旺盛的创造力,掌握东西更轻松了,大将气很足,指挥淡定从容。以前可能还会纠结。(他导演的时候也霸气外露吗?)不会,他会很客气,问旁边人:“哟,我这里是不是不太好啊,我要改成那样好不好?你觉得呢?”他特别敏感,还会说:“啊,我现在都演不过你们了”,因为他的敏感度之好,他的那种轻盈,马上就能适应每一个变化。这是导演思维带来的,跟他演对手戏特别舒服。
  《新民周刊》:为什么中间20年你们全无交集呢?
  陶虹:中间没有合适的吧。这么多年,我跟很多人都会错过,有什么关系呢,我还跟很多人都相逢了呢。
其他文献
上周末,被朋友拖到外滩一家豪华饭店吃饭,朋友热情洋溢地点了一只烤乳猪。此物一上桌,大家对最近发生在黄浦江上的事只字不提,但只取薄薄一片,裹紧了面饼一口吞下,旋即叫服务员撤下,上酸菜!  吃不完的菜不能浪费,烤乳猪分作几份,主人不由分说朝我手里塞了一盒。带回家里尚有余温,但老婆儿子都笑我:猪肉好几天没进门了,你偏偏从黄浦江边带回这货,你不怕死,我们可想活出个美丽中国呢!  啊,美丽中国,谁不想呢?我
常言道:礼多人不怪。美国哈佛大学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在塞车、天气差这些令人心情不愉快的情况下,主动说一声“对不起”,有助于博取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欢心。主持这一研究的学者说,人们道歉的目的是想收获别人对他们的信任,作出看似多余的道歉时,往往会获取更正面的信任。  “对不起”,是香港人的口头禅。然而香港人却想不通,为什么菲律宾人就是不轻易说“对不起”这个词。事缘“劫持香港游客人质事件”拖了三年,菲律宾总
四天内两负日本队、大比分2比0领先被俄罗斯逆转,世界大奖赛总决赛被外界寄予厚望的中国女排令人大跌眼镜。作为女排统帅,郎平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铁榔头”和“中国女排”是几代球迷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曾几何时郎平成了中国女排的救世主。然而,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郎平和她的郎家军表现得不能令人信服。作为“振兴三大球”的排头兵,眼下的中国姑娘似乎让人看不到称霸里约的希望……  权威名帅,唯我唯心?  
饶毅,另一位院士评选制度的“搅局者”,与张曙光不同的是,他并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向公众“告密”,相反,这位海归科学家主动宣布不再参加院士评选,以这样的举动表达对中国科研环境的不满。  2011年8月,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院士增选中落选,立即引起各方关于院士评选黑幕的种种猜测。饶毅随后在博客发文称“将不再成为候选人”,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做院士照样可以挺起腰杆”。  今年9月3
在公共场合面临危困之境,你会希望获得他人的帮助,但落空的可能性是在加大的。众人围观而不伸手,表明围观并非总是力量,它有时也是彻骨的冰凉。  前几年佛山小女孩街头被车辗轧,却无人施救,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人们并不认为社会成员之间淡然漠视属于正常。  在公共场合,每个人是不是都要收敛起来,个体化到以自己的衣服为界限的程度?衣服是你权利的边界,别人不能侵犯,但如果每个人只关心衣服界限之内的事情,我们又
今年暑假,我受到英国《华闻周刊》邀请,作为实习记者于7月21日飞赴英国伦敦。我搭乘的是从上海飞往伦敦的VS251航班,北京时间17点左右,出发将近5个小时,机舱内突然响起了警报声,警报源自一个外形看起来是衣橱的门中。  据称是门内发现火星和烟雾,但舱内并无明火,接到警报后乘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携带氧气面罩和灭火器进入门中,并维持舱内秩序,当时共有六到七位工作人员集中在门前,他们神色紧张,动作迅速。
开埠前的上海,清政权气数将尽,无论士绅阶层还是市民阶层,对于时局或新鲜事物的诸多信息是越来越关注了,但这些来源得不到核实的消息一般只在坊间流传,承担信息传布功能的事物主要有:茶馆、书场和竹枝词。  竹枝词的历史要追溯至唐宋,上海竹枝词的真正发展从明代开始,明代顾彧编纂过第一部《上海县志》,他也是竹枝词名家,他的《上海竹枝词》迄今犹存,其中的“黄浦西边黄渡东,新泾正与泗泾通。航船昨夜春潮急,百里华亭
这是一个奇迹。澳门大学副校长何顺文,对记者说起澳大横琴新校园项目,一再使用“奇迹”这词。他说,若干年前,还难以想象,似乎是遥远的梦,如今却是现实了,成了“横琴时刻”。他说:“‘横琴模式’对香港和台湾的发展有重要启示作用。香港可用地面积有很大的制约,深圳可考虑横琴澳大新校区的做法,如得到中央政府支持,将一部分接近香港的土地,租给香港特区使用管辖。另外,台湾要走出经济局限,也需要与内地创新合作,距离台
京东、苏宁、国美8·15之战,谁是最大的赢家?  从全球流量统计机构Alexa的数据来看,竟是前来搅局的阿里系比价网 “一淘”。  似乎应了一句老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潜心筹谋  网民调侃:“1945年8月15日,东京向美苏投降。2012年8月15日,京东向美苏宣战。 ”  选在这个日子,确实有点诡异。不诡异的是,明眼人都知道,约架之前,京东肯定做好了周密的准备。  8月13日,微博营销技巧
亲爱的读者,这是2013年伊始,也是《新民周刊》与您相遇相知的第15个年头。  此刻我击键敲打新年献辞,刚刚穿过了阴霾沉重、冷雨袭骨的街道。这些天,北方连日降雪,南方阴雨绵绵,坏天气却泯灭不了普通人心头辞旧迎新的希望,街头巷尾,熙熙攘攘的人群,匆匆忙忙的脚步,传递出坚毅、平静的力量。  回望2012,世界的图景跌宕起伏,我们的观察和记录则随之跳动。  这一年,世界忙于权力交接。奥巴马再次赢得美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