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适应对大鼠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tos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动员肾祖细胞(RPC)归巢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发生机制。

方法

选取2~3月龄、体质量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54只,建立切除右肾的单肾模型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ham组,无血管夹闭),NSS组(肾动脉夹闭45 min后行NSS),IPC组(先进行肾动脉夹闭15 min,再灌注10 min预处理,再行NSS)。分别在术后12、24、72 h每组各取出6只大鼠,收集血液及肾组织标本,之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观察项目:(1)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肾小管损伤评分;(3)在24 h观察IPC对肾组织中RPC数量的影响,以及IPC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受体CXCR7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1)术后12、24、72 h时3组大鼠SCr和BUN值比较,IPC组分别为(65.0±10.78)、(91.5±15.12)、(52.6±11.68)μmol/L和(14.78±2.77)、(18.31±4.99)、(9.41±2.73)mmol/L,NSS组分别为(80.5±12.63)、(116.9±14.32)、(83.7±11.43)μmol/L和(18.58±4.18)、(28.86±5.64)、(19.49±3.83)mmol/L, Sham组分别为(41.5±7.36)、(39.7±7.55)、(42.7±7.15)μmol/L和(7.72±1.75)、(7.40±1.98)、(6.83±2.09)mmol/L;除72 h时IPC组与Sham组SCr和BU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12 h和24 h,IPC组均高于Sham组、低于N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术后12、24、72 h肾小管损伤评分IPC组和NSS组均高于Sham组,术后12、24 h IPC组较NSS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术后24 h,IPC组和NSS组大鼠肾组织中RPC数量明显增加、SDF-1和CXCR7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IPC可促进RPC归巢,缓解NSS中IRI损伤程度,保护肾功能,SDF-1/CXCR7轴可能在这一动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行保留关节的保肢术(JPLS)治疗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00年11月—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骨科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6~49(28.47±9.57)岁。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JPLS的17例患者为保留关节组,行假体关节置换术(JPRS)的17例患者为假体置换组。另外选取2019年
目的探讨双下肢不等长(LLD)与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发病的关系及影像学特点,为KOA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8月北京博爱医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的141例原发性KO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19例,女122例;年龄(67.8±9.4)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6.8±2.9)kg/m2。患者术前行双下肢全长CT检查,应用WebVi
目的系统评价偏头痛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方法检索从建库到2020年1月1日期间,PubMed、EMbase、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关于相干光断层扫描评估偏头痛的研究。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和评价纳入的研究,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 091名研究对象,其中偏头痛组646例,对照组445例。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突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诊疗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病进行全面阐述,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4例肱骨髁上突患儿的临床资料;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以"肱骨髁上突/supracondylar process"和"儿童/pediatric"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所获得的1篇9例中文文献和4篇4例英文文献
目的总结以相关解剖学标志指导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精准置入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以"解剖学标志""全髋关节置换""髋臼假体置入"以及"anatomical mark""total hip arthroplasty""acetabular prothesis implant"等为关键词,检索1999年1月—2019年9月有关骨盆及相关解剖标志指导全髋关
目的探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19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患者45例,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16~71岁;左侧30例、右侧15例。均采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术中通过C臂X线机透视观察骨折对位和颧弓弧度情况,以骨折对位良好和颧弓自然弧度恢复、目测最大张口度明显改善为骨折闭合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核因子κB(NF-κ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1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20~79岁)的临床资料及癌组织病理学标本,并随机采集其中51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GLUT-1、VEGF-C、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腔隙性踝关节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7月—2015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腔隙性踝关节感染创面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6~45岁,平均35.3岁;左侧7例,右侧8例;交通伤9例,砸伤4例,挤压伤2例。5例急诊行创面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其中2例踝关
目的观察支具外固定预防腕部腱鞘囊肿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40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7例,年龄19~63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予以囊肿完整切除及韧带关节囊修复;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以支具外固定于腕背伸20°~30°的腕关节功能位,支具远端固定至2~5掌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