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三则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女子的别称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这些代称大多是从妇女的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在此作简要介绍。
  一、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二、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祕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三、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四、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五、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六、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為红颜。”
  七、裙钗。因妇女着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八、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妇女的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至尊为何是“九五”
  在古代汉语语言环境中,“九五”决不可等闲视之,“九五”是个特定的概念,“九”“五”两个数字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特定的人才能享有和使用这样一个概念,这个人就是皇帝。那么,为什么“至尊”一定要是“九五”呢?这就需要对“九”和“五”两个数字作一番具体解析。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就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也有人认为,“九五”一词的起源和《易经》密切相关。《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六个阳爻,从下向上数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就是第一位,依次向上推,到六位(六位是上位,在乾卦中,就是“上九”)。为什么放着比“九五”还要高的“上九”不用,皇帝却只占定“九五”呢?这是因为“上九”的位置,就是“亢龙”,过犹不及,结果只能是“亢龙有悔”,这往往意味着倾、覆、亡、失、败、退。所以,中国古代的皇帝就老老实实地待在了“九五”这个位置上。
  从另外的角度看,九五也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它代表帝王之相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的观念在整个古代社会慢慢推广开来,于是人们自然就把“九五”直接和皇帝联系起来,用“九五之尊”或“九五至尊”来代指皇帝。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老年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它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为创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舅舅来了!母亲对刚放学回家的我大声说道. 她把手中的簸箕放到上房门口,我跟着她的声音跑进上房,一把手就勾住舅舅的脖子,他摆脱我的手,在衣兜里往外掏东西.舅舅来我家从不空
期刊
耕地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但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在急剧减少,农村不少地区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已危及国家粮食供给与安全。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孤身一人步入“死亡之海”,感受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生机的死寂是一种什么感觉?rn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独自一人走进一个全然没有生命的所在,也没有想象过进入如此狰狞
期刊
我爷二十岁那年,就已经是两个娃娃的爹了. 那年是1942年,6月底,由于国民党驻军为了保存实力, 连夜弃城逃往山西,只有一个排的日军没费一枪一炮,就轻易占领了我们这座晋察冀边
期刊
到后院厕所门口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放学路上蛤蟆诡秘的表情. 手刚刚伸进去,完成进入厕所的第一个动作,韩楚就一头撞进了一个人的怀里.rn一声惊叫,是个女孩子,显然她也是意外
期刊
1rn现在我还能记忆起那一天.不知道是张书绅老师给阳飏还是冷焰打了电话,还是写了信,他们通知了我去《飞天》,编辑部的张书绅老师有事情找我们.
期刊
大概是1979年吧, 当时的酒泉地区由群艺馆负责创办了一份文学刊物,创刊的时候叫《飞天》,刊物的具体负责人是当时在群艺馆任职的赵叔铭先生.刊物大约印行了两期之后,就不叫《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