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01改性树脂除氟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z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D001改性树脂除氟过程的吸附模式、动力学机制和吸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Freundlich方程能够良好地关联氟离子在D001改性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改性树脂除氟过程的吸附是按Freundlich吸附模式进行的。D001改性树脂的脱氟过程是由内扩散控制的,脱氟剂有较强的脱氟能力,吸附为放热的化学吸附过程,温度升高对吸附不利。
其他文献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法,计算未掺杂和掺杂钨和钒的锐钛矿TiO2晶体的能带和电子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钨和钒的掺杂能够使锐钛矿TiO2的能带明显变窄.
主要是采用图像法来给出压缩型不动点定理和扩张型不动点定理的一种新证明方法,并在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证明方法来反映其中的灵活性、技术性和直观性.
以钛酸正丁酯(TBOT)为钛源、发烟硅胶为硅源、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为模板剂,采用一步法直接水热合成了CDO(Cylindrically Double Saw-Edged Zeolite One)晶体结构的含钛分子筛Ti-C
以钛酸四正丁酯、硝酸钆和硝酸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Gd和Cd共掺杂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UV-vi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G(d,p)方法和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PCM)研究四唑负离子与脒类(乙脒或苄脒)正离子形成的两种形式的复合物(末端和侧端)及甲酸根负离子与脒类(乙脒或苄脒)正离子
以固体硫酸钛为催化剂、月桂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香料月桂酸乙酯。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月桂酸
借助于Mott-Schottky和点缺陷模型(PDM)研究了溶液温度、pH值以及氯离子对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环境中所形成钝化膜内点缺陷扩散系数D0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溶液p
在当今生产制造领域,要求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尽量多的加工出不同类型的产品。通过对当今车间产品试制加工所应用的托盘管理系统及机器人输送系统的介绍,使读者对先进的车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