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同仁堂 世界的同仁堂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uf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内中药行业的第一品牌,同仁堂不仅重视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内市场,而且成功地开拓了海外市场。
  2009年销售突破百亿元,利润8亿元,出口创汇2544万美元。集团连续13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出口创汇也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同仁堂,从历史的深处自豪地走来;
  同仁堂,正在吸引着全世界钦羡的目光……
  
  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医药行业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她创建于1699年(清康熙八年),自i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188年、八代皇朝的更迭。在30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铸就了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和“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产品特色,终于创造了这块我国中药行业的金字品牌,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首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她已形成现代制药业、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
  
  文化底蕴深厚,继承创新并举
  
  340年的历史积淀了北京同仁堂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文化的核心是在继承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并融入宫廷制药规范的基础上,历300余年实践创新,中医与中药结合,所形成的品牌形象、价值取向、质量文化、经营理念和队伍建设的总和。具体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
  以仁为本,仁德至上的道德文化;
  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诚信文化;
  以质为先,质量共赢的品质文化;
  以人为本,人业共兴的和谐文化;
  以稳为重,速效统一的发展文化;
  以进为荣,兼容并蓄的创新文化。
  这是同仁堂品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文化根基。
  在300余年的传承中,供奉御药使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独具特色。期间,同仁堂以身家性命担保药品质量,采用最高标准的宫廷制药技术,磨练出诚实守信的制药规范,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进一步升华,并得以世代弘扬。同仁堂创业者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的宗旨,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德、善”,因此“患者第一,顾客至上”始终是同仁堂追求的最高境界。同仁堂质量文化是以药品疗效为核心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和现代制药规范,概括为“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症合理用药”。同仁堂把“诚信为本,药德为魂”,“以义取利,义利共生”作为经营理念,确保了同仁堂的长盛不衰。
  今天的同仁堂,坚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中医和中药相结合,海内和海外相结合,“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企业文化建设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忠诚、无私、激情”的领导干部标准、“用同仁堂的文化吸引人,用同仁堂的干劲鼓舞人,用规范化的标准要求人,用优良的经营成果回报人”的同仁堂职工标准、“善待社会,善待职工,善待投资者,善待经营伙伴”的“四个善待”理念、“独立运行,各有侧重,资源共享,整体发展”的企业运行原则,以及“抓住品牌整体发展、抓住共性协调发展、抓住人才促进发展、抓住文化保障发展”等新的文化理念,既丰富了传统同仁堂文化的内涵,实现了老品牌的传统文化与新的管理理念有机结合,也使同仁堂“老字号”品牌更具时代活力。
  
  确保质量第一,铸就金字品牌,诚心服务世人
  
  同仁堂在海外投资建店,不单单是推广中医药产品,更注重文化的传播,实现了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通过提高资产质量、经营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保证了海外业务的健康发展,赢得了病患者的赞誉,续写了同仁堂“名店、名医、名药”的传奇,扩大了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
  高品质的药。同仁堂始终把药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不仅内销产品严格把关,出口产品更是一丝不苟。1995年以来,集团投资6亿元在亦庄建立了两个现代化生产基地,提高了工艺工装水平。为了保证制药原料的质量,按照国家GAP标准,在吉林、河北、浙江、安徽等中药材原产地建设了12个药材种植基地,成功地解决了药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高和药材变异问题;通过与海内外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加强对原有方剂的改造,生产适应当地标准和生活习惯的产品,保证了销往海外产品的质量与疗效。目前,以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为代表的同仁堂出口产品已达130余个。
  高水平的服务。同仁堂在海外的每一个门店都有专业医生坐堂问诊,这些名老中医以精湛的医术、热情周到的服务在海外留下了诸多佳话。同仁堂吉隆坡店的李广钧教授让一位患双下肢动脉炎的女士告别了轮椅,恢复了健康,患者感激地送来了“济世清风”的牌匾;同仁堂雅加达店的刘德全大夫采用中医中药和针灸疗法让一对结婚五年不能生育的夫妻成功怀孕,他们在当地的《世界日报》上刊登了致谢信。
  高效益的经营。同仁堂从1993年起开始向海外发展,目前已在1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18家独资合资公司、35家药店,在香港创办了第一家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产品销往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亚洲国家,同仁堂还在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国家,如澳大利亚(2家)、英国、加拿大(各1家)开办了分店。目前,澳洲分店20%的顾客为当地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为10%左右。在英国的发展同样卓有成效,连皇室成员也都慕名到同仁堂来看病买药。同仁堂海外开办分店的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而且全都盈利。海外员工达到约350人,其中外国雇员约300人。在澳大利亚已注册药品48个品种。近期,同仁堂海外发展重点将放在欧洲和美洲,波兰和德国开设分店工作正在进行中,下一步还要把业务拓展至美洲。
  高质量的资产。十几年来,同仁堂的海外发展逐步走上了快行线,海外投资总额3000多万美元,海外药店年销售额约2.2亿人民币。在海外投资合作的公司、药店,除当地法律法规限制因素外,均为控股公司。为了提高资产质量,同仁堂通过建立财务预算制和股东代表联签制等制度,规范企业管理,加强对境外企业经济运行的管控,使企业销售、利润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利润的涨幅高于销售的涨幅。2009年完成海外销售28207万港币,同比增长17.8%;实现利润3864万港币,同比增长100.6%。新加坡同仁堂和澳门同仁堂经过几年分红,已全部收回投资,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拓宽海外市场,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一体营销
  
  打人海外市场50余年,同仁堂始终坚持先易后难、先贸易后合作、先周边后欧美的原则,从产品出口到海外办店;从营销领域再到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了进出口并举的新格局。赢得 了市场的主动权,为弘扬济世养生的企业宗旨创造了条件。
  产品出口规模化。从50年代由专业外贸公司代理同仁堂产品开始,到1993年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同仁堂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直到今天,北京同仁堂产品走出国门已跨越半个世纪,出口创汇额由最初的几十万美元发展到现在2000余万美元,由最初的少数华人代理商,发展到了西人代理经销;由被动的销售产品,发展到对经销产品的合理配置;由对经销商的松散管理,发展到对经销代理商的约束、激励和培训机制;由最初仅行销几个华人地区到目前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最初的几个产品到今天130多个出口产品群,实现了产品出口质的飞跃。
  销售终端网络化。从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英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开办合资公司与药店。目前,海外药店已达35家,遍及16各国家和地区,通过名店、名医、名药三位一体“以医带药”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同仁堂在海外的终端销售网络。
  营销方式多元化。2003年明,同仁堂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主要是以香港为桥梁进行对外投资,开辟新市场、新渠道,建立新网络,采取灵活多样的合资合作方式及经营模式,开办零售药店、中医医院、配送中心、培训中心、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海外网点,实施多元化的海外经营战略。
  研发生产本土化。2004年在香港建立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致力于国际化的生产、研发和营销。利用香港科技、金融、地域、政策和信息优势,通过国际规范化的模式进行技术、制造、经营等运作,全面提升现有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中药新产品、新剂型,大大提高了同仁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国药公司通过香港GMP认证,正式投产,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国药公司生产研发基地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同仁堂“走出去”的海外发展战略又迈出坚实一步。目前,国药公司生产基地正在进行欧美认证,为前期出口进行准备。
  
  拓展传播渠道,开展文化营销,推广中医中药
  
  同仁堂在海外建店不仅仅是为了销售产品,更为了传播中华“老字号”品牌文化。文化传播已成为同仁堂海外发展的助推器。
  联合孔子学院办学。同仁堂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暨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于2008年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携手联合办学,通过派专家到孔子学院授课,将博大深精的中医药知识带给新加坡民众。在新加坡的三家药店也向孔子学院的师生开放,帮他们了解中药的药性、药效,体验名店、名医和名药的魅力。
  利用当地媒体宣传。同仁堂经常在报刊、电视、广播安排中医药知识栏目、连载以同仁堂历史故事为背景的文艺作品,如小说《大清药王》、电视连续剧《大清药王》、《大宅门》等,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通过专题采访,让消费者了解同仁堂,了解中医药。让更多的外国人感受中医中药的魅力。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同仁堂品牌,加深了消费者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
  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在海外,每逢同仁堂药店开业,都举力、大型的义诊活动。药店经常开展中医专家到社区、到学校,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活动。在新加坡,医师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消费者提供义诊,每月定期举办讲座,围绕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供中医药保健知识。同时,利用重大节日与所在国大使馆及其他中资企业一起在报纸出专版、举办义卖义演、送医送药等特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术交流深度推广。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同仁堂博物馆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积极接待海外友人参观交流,清华、北大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海外学者相继到同仁堂学习参观,探求百年老店发展的足迹。
  同仁堂走向世界的路还很长。坚持同仁堂特色文化、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探索中华“老字号”在海外发展的新模式,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海外竞争实力,是同仁堂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仁堂的目标是建立国际驰名的现代化中医药集团;成为一个民族的同仁堂,一个世界的同仁堂。
其他文献
邯郸交通运输集团是2002年初由原邯郸市第一运输总公司改制创建的国资参股企业。其前身最早为1945年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太行运输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省同行业综合实力最强,全国名列前茅的综合型道路运输企业。先后被授予全国交通企业百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今年5月以来,根据上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我公司全面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有效推动了企业的科学发
期刊
大庆油田万方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锦绣新城物业管理处,主要承担太仓市大庆锦绣新城小区的物业服务工作。组建以来,我们将“精、细、新”服务标准细化为“四项”指数管理法、“四三一”服务体系和“三式”管家服务模式,全方位满足业主的需求,让生活在异地的油田离退休老人和当地业主共享和谐示范矿区的建设成果。    精  “四项”指数管理法让管理服务更严格  为促进管理精细化,我们制定了“四项”指数管理法,做到事前谋划
期刊
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企业家的精神中,蕴含着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族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集合,构建了活生生的企业家人格特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就是具有这种企业家特质的一个典型人物。  进取只有进取,才能发现并获取财富,真正的企业家都富于进取精神。乔致庸万里之国不辞其远,穷乡僻壤不辞其苦,奔波于各国而事商。在战乱
期刊
金秋10月,日照港举办了为期10天的“2010阳光文化节”。期间,记者先后采访了文化节开幕式,参观了日照港成就展,参加了阳光管理论坛和班组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日照港,这个伴随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年轻港口,在短短24年时间里,从单一煤炭输出港快速成长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沿海主枢纽港。2006年,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国沿海最年轻的亿吨大港。2010年11月18日,日照港年
期刊
同仁堂的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同仁堂是我们北京市的一宝,也是我们国家的一宝,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品牌,长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  (二)  同仁堂在众多老字号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同仁堂集团有一个好班子,好队伍,好机制。  (三)  同仁堂经过不断摸索,既重视发扬国有企业的优势,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原有国有制下的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是最早走市场化道路的国有企业之一
期刊
为打破制约北京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资金瓶颈,2003年1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赋予其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任务和资本运营职能。七年来,京投人勇于承担,敢于探索,秉承“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的使命,坚持“保障供给、降低成本、优化结构、控制风险、创新机制”的融资方针,在中国轨道交通投融资领域,探索出一条多方式、多渠道筹
期刊
“采油设备也要低碳”、“节能减排就是低碳”、“将低碳进行到底!”……走进整洁明亮的大港油田采油三厂作业一区管理四站的办公区,随处可以见到员工们自己提炼、自己创作的低碳理念和关于低碳工作的漫画作品,仿佛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自从管理站提出低碳工作、低碳生活的倡议后,低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管理站员工徐海燕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以来,这个采油站在一线员工中大张旗鼓地宣传低碳理念,引导员工践行低碳工作、低
期刊
河南煤化集团永煤公司城郊选煤厂在先后荣获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永煤集团科技进步奖、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科研成果奖等诸多奖项后,并未停止创新的脚步。为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从2008年起,城郊选煤厂开始了“企业文化由活动向日常管理转型”的创新课题,组织力量开展攻关活动,研究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分步骤整合内部文化要素,用量化考核加强过程控制,用员工岗位操作行为、组织管理行为
期刊
在网络时代,消费者行为及认知水平正在发生转变,与之相应,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也在改变。企业必须努力提升其危机公关应对能力,以维护企业形象及品牌资产。    2010年初,当世界排名第一、全球最成功的汽车制造企业  一日本丰田公司头上“召回门”的阴霾还未散去时,另一家世界500强、国际PC第一品牌的惠普公司也陷入了同样的窘境。在今年的“3·15晚会”上,惠普公司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广大中国消费者指责其傲
期刊
记者:孙总您好,中国的企业文化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很多企业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请您结合同心动力的咨询实践,谈谈看法。  孙兵: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核心的一个主张,这个主张就是企业要这样做生意,生产产品、服务客户,这个主张是正确的,所以企业文化其实是一个思路。很多企业喜欢美化企业文化,但是我们不主张美化,美化是没有用处的,越美化离现实越远。  很多企业在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