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快中子核反应的全γ辐射测量技术研究了14.9MeV中子与天然铜反应在55°和90°这2个角度上的分立γ射线谱,由高分辨γ分析程序识别了107条谱线;定出了每条谱线在
【基金项目】
: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快中子核反应的全γ辐射测量技术研究了14.9MeV中子与天然铜反应在55°和90°这2个角度上的分立γ射线谱,由高分辨γ分析程序识别了107条谱线;定出了每条谱线在这2个角度上的微分截面以及相应的反应类型和跃迁能级 ,发现谱线主要来自63Cu(n,2nγ)62Cu,65Cu(n,2nγ)64Cu,63Cu(n,n′γ)63Cu等反应道.通过分析天然铜的活化本底谱,可以看出它是快中子核反应中的最理想的屏蔽材料之一.
其他文献
通过对昆仑山垭口剖面270万a BP以来的连续沉积共计63个样品的粒度特征分析,划分出6个构造活动阶段.粒度参数曲线及概率累积曲线都清楚表明垭口盆地在270万~188万a BP和107万~7
讨论带重点的多项式Vandermonde型矩阵的位移结构、快速求逆公式及相关问题, 推广了单点情形的主要结果.
采用酚酞型聚醚砜(PES-C)为共混材料,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加入有机添加剂(PVP K30和PVPK90)和无机添加剂(无水LiCl)制备了聚偏氟乙烯/酚酞型聚醚砜共混平板膜.改变预
构造了一类样条的拟插值算子且通过这类算子给出了Cardinal样条对Besov空间的逼近和刻画.
从一般情况下的自适应变系数EV模型入手,来讨论一种特殊形式的自适应变系数EV模型,然后利用MATLAB将一步迭代估计出来的结果进行了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