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经历了从暴跌到暴涨的大逆转。2010年中期以来,能源、基础原材料、农副产品价格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被推高。作为工业基础原料,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攀升将引发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长期通货膨胀。石油是大宗商品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压力,增加了全球经济的脆弱性,也给全球经济留下了再度陷入危机的隐患。
从石油价格上涨来看,很难真正从石油领域里理解石油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要想理解石油价格背后的推动力,必须跳出石油工业,从全球经济总体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变动来看全球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以及将来发展的走势。
上个世纪70年代起,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全球的经济治理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导致了全球经济新的不平衡,其实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有现象预示着全球经济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从2004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石油价格从每桶30美元上升到143美元。这些年来,石油价格的上升并不是由于供需关系的需求拉动的增长,而是由于流动性过度泛滥导致的。石油的商品属性在逐渐减弱,石油的金融属性在逐渐加强。石油期货市场表现的不是石油商品属性的价格,而是一种金融属性的价格。
实际上当2008年全球政府联手大量注入流动性来制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的时候,也就给今天的大宗货物的上涨带来了新的机遇,埋下了进一步通货膨胀的隐患。再加上几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突然进一步放大。流动性的放大使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预期进一步放大。能够进行保值的大宗产品,必然反映在价格的快速上涨上。
从短期来看,石油价格上涨是不可避免的;从长期来看,石油的供求关系将会支配长期的石油价格——低油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石油勘探的开发成本已经与上个世纪,或者与这个世纪的前十年大不相同了。现在石油的主要发现地是在政治的敏感区和自然环境的恶劣区,包括深海和极地。由于这些因素导致了勘探开发成本的大幅上升。现在深海原油的勘探成本已经达到60美元/桶,如果再加上技术上和政治经济上的不确定性,总体成本还会上升。此外,我们即将面临的是新一轮的工业化。大量人口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事实上更重要的第一资源是节能资源。除了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还有两个领域有非常大的潜力进行节约减排:一个是能源生产方式和不同能源形式转换过程中的效率太低;另一个是能源消费方式,特别是从城市到社区,到单位,到各个家庭,在能源消费上的浪费。
解决了不大量依靠国际资源情况下的经济发展,不仅对中国是个贡献,而且对国际是更大的贡献。不仅可以使中国的社会更和谐,也会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环境。
从石油价格上涨来看,很难真正从石油领域里理解石油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要想理解石油价格背后的推动力,必须跳出石油工业,从全球经济总体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变动来看全球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以及将来发展的走势。
上个世纪70年代起,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全球的经济治理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导致了全球经济新的不平衡,其实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有现象预示着全球经济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从2004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石油价格从每桶30美元上升到143美元。这些年来,石油价格的上升并不是由于供需关系的需求拉动的增长,而是由于流动性过度泛滥导致的。石油的商品属性在逐渐减弱,石油的金融属性在逐渐加强。石油期货市场表现的不是石油商品属性的价格,而是一种金融属性的价格。
实际上当2008年全球政府联手大量注入流动性来制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的时候,也就给今天的大宗货物的上涨带来了新的机遇,埋下了进一步通货膨胀的隐患。再加上几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突然进一步放大。流动性的放大使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预期进一步放大。能够进行保值的大宗产品,必然反映在价格的快速上涨上。
从短期来看,石油价格上涨是不可避免的;从长期来看,石油的供求关系将会支配长期的石油价格——低油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石油勘探的开发成本已经与上个世纪,或者与这个世纪的前十年大不相同了。现在石油的主要发现地是在政治的敏感区和自然环境的恶劣区,包括深海和极地。由于这些因素导致了勘探开发成本的大幅上升。现在深海原油的勘探成本已经达到60美元/桶,如果再加上技术上和政治经济上的不确定性,总体成本还会上升。此外,我们即将面临的是新一轮的工业化。大量人口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事实上更重要的第一资源是节能资源。除了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还有两个领域有非常大的潜力进行节约减排:一个是能源生产方式和不同能源形式转换过程中的效率太低;另一个是能源消费方式,特别是从城市到社区,到单位,到各个家庭,在能源消费上的浪费。
解决了不大量依靠国际资源情况下的经济发展,不仅对中国是个贡献,而且对国际是更大的贡献。不仅可以使中国的社会更和谐,也会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