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zhi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四川省体育院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指出近几年四川省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就业领域狭窄等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在于多数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与课程目标不尽合理、大学生基本素质缺乏等,最后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四川省 体育院系 毕业生 就业现状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程远义(1974- ),男,四川青神人,西华大学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科学;李英(1969- ),女,四川眉山人,西华大学体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科学;杨爱华(1968- ),男,四川眉山人,西华大学体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科学;张英(1974- ),女,四川双流人,西华大学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科学。(四川成都610039)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大学人才培养科研课题“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W072250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5-0177-02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位于成都市的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华大学体育系、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系、西南石油大学体育系和成都市以外设有体育院系的7所高校体育院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的成都体育学院、美国春田学院的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现状作为比较对象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从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我们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6份,回收率为84.67%,并对有关教育职能部门、高校体育院(系)、四川省体育文化局、省市体训队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部分专管体育的地方行政领导进行了专门访谈。
  2.文献资料法。我们查阅了国内《教育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四川省招生考试报》《中国教育报》等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一百二十余篇和有关著作十余本。
  3.逻辑方法。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本选题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研究。
  4.数理统计法。本文的全部数据皆在计算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四川省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5年四川省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率为32.76%,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在最后。2006年和2007年又分别降至31%、29.1%。就业很不理想,存在着严重的就业危机。而且,就业领域比较分散,就业比例最高的前3个领域依次是高等学校、其他教学单位和机关,其他领域均处在较低的水平,有些行业根本不接收体育院校的毕业生。2008年四川省除成都体育学院以外,以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首的7所体育院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15.4%。但成都体育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高水平,据学院发布的数据,近几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二)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因素
  1.成都体育学院与其他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我们所调查的四川省主要体育院系中,成都体育学院的专业点有15个,内容和范围也覆盖了与体育相关的许多领域,比起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相比较而言,其他综合类大学或师范类大学的专业设置重点还在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这两个专业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如四川省仅有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设有两三个专业,其他几所高校仅有体育教育或者社会体育一个专业。值得强调的是,成都体育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已大大超过体育的范畴,而涉及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等各种领域。成都体育学院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自身办学的条件,灵活多变地进行专业设置,从而赋予学生很大的学习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本身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进行选择,因此,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相对良好。虽然成都体育学院在开拓办学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四川省其他的体育院系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但从其与美国春田学院的27个专业、43个方向比较来看,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从整个就业形式看,未来我国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形势严峻。除了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及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外,调整专业设置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2.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目前,体育院校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呈现出基础狭窄的状况,表现为一般基础薄弱、专业基础窄。课程结构要素配置的特征是重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轻非竞技类的体育项目,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重课程深度、轻广度,重必修课、轻选修课。成都体育学院进行了学分制改革,规定专业理论课平均学分占70%,技术课平均学分占30%。而美国春田学院强调理论课不得少于121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9%。成都体育学院对理论课的重视,主要是为了提高体育专业的学术形象,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即使在技术课上,也着重强调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运动技术本身,在这方面成都体育学院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四川省其他体育院系的课程体系的灵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毕业生择业的困难处境。
  3.从社会环境来看,人才资源存量大幅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人才资源的存量大大增加。据统计,1997年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是90万人,而2008年已经达到559万人。一方面,大学生的存量迅速扩大,其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另一方面,每年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创出新高,虽然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有所增加,但增加速度远远落后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速度,这就使得大学生这种人才资源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
  4.从用人单位来看,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长期以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重新就业,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应届毕业生,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也面临精简问题。而且,企业和体育的关系并非高度融合与协调。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人是第一生产要素,改善员工的身体素质,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正是看到了体育锻炼对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非常重视员工的体育活动。美国排名前500家的大公司中,有三百多家公司在推行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所促进计划。大公司如此,小公司更有特色,如只有250名雇员的海·史密斯公司鼓励雇员参加体育锻炼,并定期为他们进行身体健康检查,还将其列为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司总裁邓肯认为,“提供条件使我们的雇员和家属通过拥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身体,这是减少医疗费用及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最好的办法。”可见,体育的发展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我国,企业的领导或主管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职工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既不对职工体育进行经费投入,也不将体育纳入企业管理范畴,这就影响了职工健身活动的开展。
  5.体育专业毕业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在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人才的时期,大学生出现就业难显然不是正常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正常现象?大学生素质的缺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就业的本质是社会对求职者素质的需要和认可,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素质便成了就业的重要因素。教育部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有明显差距,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从近几年人才招聘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设计应用能力不足;其次,缺乏拼搏意识,不能抓住朝阳行业的就业机会;最后,缺乏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意识。
  6.择业观念的影响。体育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其价值标准趋向商业化,其择业理想趋向务实化。他们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地位,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在职称评定、考评奖励、工资待遇、进修学习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而且工作辛苦,课余训练任务繁重,因此,在择业时一心只想到高等院校谋求职位,就业期望值很高。但是由于受到学历的限制,许多毕业生并不能如愿以偿,宁肯待分配,也不愿意去中小学当体育教师。另外,体育院校的一些毕业生就业意识淡薄,只是在毕业时才感觉到择业的压力,没能在大学期间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就业时感觉到力不从心。
  
  四、讨论与建议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成都体育学院的专业已经大大超过体育的范畴,覆盖了社会上增长最快的前25种职业。而反观四川省其他体育院(系),还在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局限在体育范畴内,重点仍是体育师资力量,这无疑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体育院(系)的专业设置覆盖面上,成都体育学院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院校,而演变为综合性大学,所以专业设置已经跳出了体育的范围,而转向综合类。与此相比,四川省其他体育院(系)的专业点在数量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变专门性院(系)为综合性院(系),扩大专业的设置面,对学校本身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响应贯彻“全民健身运动”和“奥运争光计划”,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改变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下新生录取就被确定专业的做法,赋予学生一定的专业选择权和学习自主权,既符合学生自身的利益,为其今后就业着想,同时,也是四川省体育院(系)今后办学的必由之路。
  其次,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素质应从改变育才观念和成才观念两方面着手。就育才方面而言,学校应明确回答应该为谁培养人才、应该对谁负责的问题,不仅为学生提供知识服务,也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同时,学校还应该调整学科结构,建立起人才培养的新体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最后,体育院校应该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办学,或者与某一综合性大学合并,进行多学科交叉,克服单科性院(系)知识面窄的弊端。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切实转变大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淡华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报告[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2).
  [2]王健.新中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与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4).
  [3]任海.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之二[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2).
  [4]刘建和,李静山,等.成都体育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制定与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
  [5]项世新.中美本科体育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7 (2).
  [6]姜言东.200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N].中国教育报,2001-06-27.
  [7]李英,杨爱华.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
其他文献
价值多元化给大众意识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人本美学的强势发展和审美泛化的快速扩散,为美育引导建立了广阔的平台。文章对美育引导大众意识理论契合点,引导的阶段、途径、方
1995年,东台市广电局从鞍山广播器材厂购进一台29CH 1kW单通道电视发射机,当时这台机器是比较先进的:机箱很小,发射图像的清晰度也很高,并且面板上有一整套故障显示装置.但使
论述作为互动点播频道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和管理,对互动频道节目播出网络中的计算机硬盘、网卡以及节目的自动播出以及与微软SQL SERVER数据库的编程连接与控制做了详细
[摘要]专业应用文写作是高职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应确立课程设置宜后不宜前、宜迟不宜早的原则;教师应具备写作学和所属专业的综合知识;精讲多练,强化综合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王粤钦(1964- ),女,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与研究。(辽宁沈阳110036)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