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直接暴露下细胞内Ca2+的变化及其检测

来源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直接暴露高压氧下细胞内Ca2+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应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细胞氧舱,结合显微荧光方法,测定共培养的内皮细胞(EC)和平滑肌细胞(SMC)内钙浓度变化.结果 (1)细胞氧舱密闭性好,体积小,能耐受0.6MPa的压力,可在高压氧暴露下直接观测细胞钙变化.透光度强,图像不失真.(2)0.2和0.3MPa高压氧暴露下初始阶段5min以内EC[Ca2+]i和SMC[Ca2+]i均增加,随着暴露时间延长(>5min)则呈现下降,尤其以SMC[Ca2+]i为明显.0.4MPaO2暴露时,可见EC破裂.结论高压氧暴露下EC[Ca2+]i和SMC[Ca2+]i变化呈双向反应,先增加,后降低.所采用的微型细胞氧舱及其检测技术方法可靠,适合于高压氧直接暴露下研究细胞[Ca2+]i的变化及其规律.
其他文献
用DNA 3′ 末端标记、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 ,通过连续切片比较研究了相同卵泡颗粒细胞抑制素亚基和LH受体 (LHR)与卵细胞tPA表达和卵泡闭锁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 1 )卵
白粉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小麦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寻找并使用新的白粉病抗源成为当今抗白粉病育种的关键。报道野生二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向普通小麦转移 ,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 ,
用单向一步SDS-PAGE方法分析表明小麦品种Suneca和Cook在麦谷蛋白5个亚基位点(Glu-B1,Glu-D1,Glu-A3,Glu-B3和Glu-D3)均含不同等位基因.选用Suneca×Cook的F4代群体中麦谷蛋
从城市生活污水中分离筛选到1株浮游球衣细菌(Sphaerotilus natans).以浮游球细菌G-8菌为出发菌株,采用甘氨酸-溶菌酶-EDTA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
纤维素的晶体结构影响了纤维素分子降解,为了有效利用甘蔗渣,必须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介绍了蒸爆预处理的原理及类型,并考察了蒸爆压力和时间对甘蔗渣水解的影响.
Shaan- GMS是 1 994年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 8个品种的1 42个高代自交系与 Shaan- GMS测交 F1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 1∶ 1分离 ,利用兄妹交、自交、回
目的建立一种电压钳位技术检测细胞内钙振荡的方法.方法采用全细胞电压钳位法检测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微量注射CaCl2诱发的振荡电流.结果振荡电流持续1 h以上,并分别被注射EGTA
在盛花期 ,利用对树冠不同部位疏除花序的试验 ,对富士苹果树体内同化物的调配及其生理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苹果平均单果重和平均单果叶面积之间关系呈线性正相关 ,该
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海藻酸生物薄膜表面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选择出最佳观察方法.结果发现薄膜上分布有不规则的微孔,其长短孔径之比大约为3∶2,微孔的中心距
以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HC分离物为材料,合成病毒基因组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病毒RNA1共有7 629个核苷酸,编码1种由2 40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切割产生病毒外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