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江宁区2003-2012年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03-2012年江宁区沿江流行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及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情况资料,分析比较血防综合治理前后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情况. 结果 江宁区沿江江滩地区通过近10年的综合治理,居民的血吸虫感染率逐渐下降,2003年为0.97%,2006年后未再发现粪检阳性患者;家畜感染率也逐渐下降,2003年为0.60%(4/6
【机 构】
:
211100南京,南京市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1100南京,南京市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1100南京,南京市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1100南京,南京市江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江宁区2003-2012年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03-2012年江宁区沿江流行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及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情况资料,分析比较血防综合治理前后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情况. 结果 江宁区沿江江滩地区通过近10年的综合治理,居民的血吸虫感染率逐渐下降,2003年为0.97%,2006年后未再发现粪检阳性患者;家畜感染率也逐渐下降,2003年为0.60%(4/671),到2007年沿江地区的所有耕牛被淘汰;2003年钉螺面积为1 084 ha(1 ha=10 000 m2),钉螺密度为1.54只/0.1 m2;阳性螺面积279 ha,2012年钉螺面积和钉螺密度分别为475 ha和0.01只/0.1 m2,较2003年分别下降了52.94%和99.35%,2009年起未再发现感染性钉螺. 结论 通过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江宁区沿江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但仍需加强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小儿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旋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树突状细胞是固有性免疫细胞的一种,也是宿主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最重要的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与宿主肠道免疫系统关系密切.近年来有关树突状细胞在寄生虫感染与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尤其在旋毛虫感染与免疫的作用,备受人们的关注.该文就目前国内有关旋毛虫感染后,宿主树突状细胞参与肠黏膜的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和发挥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 分析120院前急救时对急性胸痛患者现场行18导联心电图,并实时远程传输回医院心电图诊断室进行诊断,能否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 观察组为2015年1~12月
目的 探讨小标本取材方式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价值中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集337例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患者资料,
寄生虫病在我国分布广泛,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的核酸扩增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简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寄生虫的快速诊断.该文就LAMP检测寄生虫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提高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静脉输液健康宣教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顺铂(DDP)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观察ATRA和/或DDP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后A549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各组Bcl-2及野生型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①MTT结果显示,ATRA组、DDP组及ATRA+DDP组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②Annexin Ⅴ/PI双染法流式细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农民,因"反复发热、咳嗽、乏力、纳差、消瘦半年,再次发热、咳嗽半个月",于2011年8月6-30日至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人院前半年反复出现发热,体温37.8~40.0℃,热型不规则,无明显寒战;时有咳嗽、咳痰,痰呈白色黏液状,有时为黄色浓痰;伴乏力,纳差,体重下降10 kg.曾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好转,体温下降2~3d后又出现发热.入院前半个月患者病情反
目的探讨Notch1、Dll4蛋白在支气管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30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正常肺组织病理标本中Notch1、Dll4蛋白的表达,并判断其与NSCLC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性。结果Notch1、Dll4在
目的 探讨回授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技术的影响,为回授法的推广及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技术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