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回家”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来这里就是准备妥协的。为了那些希望欧洲团结而非分裂的欧洲人民,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7月12日,带着新协议草案要与债权人展开新一轮谈判的希腊首相齐普拉斯,在抵达比利时布鲁塞尔后,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就在半个多月前,齐普拉斯在电视直播的议会演讲中,言辞激烈地谴责债权人所提的协议草案“侮辱了我们的人民”。6月25日,在原定的6月30日希腊向国际债权人还款大限即将到期时,没有和债权人谈拢的齐普拉斯单方面离开了布鲁塞尔的谈判桌。
  这之后,回到希腊的齐普拉斯宣布在国内进行资本管制,并就债权人所提的协议草案发起全民公投。7月5日,公投结果出炉,希腊民众以61.3%的多数否决了协议草案。
  在民主社会里,欧元区领导人自然不能对希腊民众的选择有异议,不管内心对齐普拉斯的公投安排有多不悦,但口头上都表示要尊重公投结果。但对于任性的齐普拉斯,欧元区领导人则没那么好脾气。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说,“我们已经为‘希腊退出’做好了细节准备”。而在欧元区中说话最有分量的德国,更明确提出希腊可以暂离欧元区五年的考虑。
  如果只是看希腊和欧元区领导人打嘴仗,那么希腊退欧至此已经进入倒计时。但就在希腊公投前,齐普拉斯给债权人写了封信,表示可以接受债权人方案的绝大部分要求。这其实是在向债权人透底,公投是出于内政考虑的权宜之计。打着“公民利益”和“反紧缩”旗帜上台的齐普拉斯,需要向把选票投给自己的选民一份政治交代。公投后,齐普拉斯临阵换将,随着55岁的“温和牛津博士”察卡洛托斯在7月6日接替态度强硬的瓦鲁法基斯出任希腊新财长,希腊与债权人的谈判由僵持向可调和的方向转变。
  7月11日,希腊议会以压倒性多数授权希腊政府根据其提交的新协议草案与债权人进行谈判。而这份新协议草案,与被希腊选民否决的协议草案,在内容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动。几乎一样的内容,截然相反的“民意”,看似自相矛盾的政治剧情,其实水到渠成。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希腊离不开欧元区。背负相当于其GDP的180%的债务,经济结构脆弱、缺乏自身造血功能的希腊经济,离不开债权人的“救命钱”。
  一天后,当一个放低了身段的齐普拉斯带着这份协议回到布鲁塞尔时,谈判的结果其实已经悬念不大,“任性出走的小兄弟又回家了”。
  在经过17个小时的拉锯式谈判后,布鲁塞尔当地时间7月13日早上,熬了一个通宵的齐普拉斯和欧元区领导人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各方将在三年里向希腊提供860亿至870亿欧元援助。而为了这笔钱,并让希腊留在欧元区,齐普拉斯的代价是,他接受了欧盟提出的有史以来干预性最强的计划。
  谈判如此艰难,其核心原因是,债权人对于时常任性的齐普拉斯已经缺乏信任。齐普拉斯在上台后,并没有将债权人看作解决债务问题的合作者,而是将对方放在对立面,大打民粹牌。而他6月25日从谈判桌上愤而离席的举动以及后来在希腊实施资本管制和全民公投,已经多次考验了债权人的耐心。所以,再次回到谈判桌前的齐普拉斯,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指责甚至训诫。即便在协议最终签署后的记者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还不忘强调,“需要重建对希腊的信任”。
  新协议的签署,被看作是这一轮希腊债务危机的拐点。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希腊能否接受协议的约束和欧盟的监管,不折不扣地执行协议,依然存有变数。这也正是默克尔敲打齐普拉斯“需要重建对希腊的信任”的原因。
  无论如何,几度表示要离家出走的希腊还是回到了欧元区的大家庭,不时任性的齐普拉斯最后也选择了妥协和顺从。谈判过程迂回曲折,成本也极为高昂,这是民主议事的一面;另外一面则是,即便任性如齐普拉斯,没有一味示强,也没有选择背弃欠债还钱的本分,而危机总能从悬崖边上被挽回,欧盟各方也展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着希腊债务危机的这一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艰难博弈,倒不失为民主议事的一种范本,对于可能要面临更多难题的欧洲一体化进程而言,亦有借鉴之用。
其他文献
由“独一代”抚养,在互联网社会成长的“独二代”,将如何实现大规模协作?如不能,就只有听命于一个强势权威  “6个人12只眼睛看着一个小人儿吃饭,有时都照顾不过来。”这就是隔壁老王家外孙女吃饭时的写照。12只眼睛当然是极端情况,通常是8只眼睛看着小东西吃饭。小东西刚2岁时就学会了支配人,小嘴一动,给我拿酸奶去。  原来我家的孩子已算是很成功的啦,她只是像小狗般在饭桌旁巡游,有一口没一口就算吃饱了。最
张德江此番视察香港,将中央对“一国两制”的态度讲清楚,将“本土”与“港独”清楚界定并加以区分,有助于化解现时香港社会的撕裂与对立,打消香港社会对“一国两制”的一些疑虑,巩固香港民众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并将诸如“本土”等政治话题重新拉回“一国两制”框架下来讨论,避免有关讨论在言论自由的社会气氛中“走火入魔”  5月17日中午到19日中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对香港进行了为
蔡明从来没有“安分”过。  连续快速增长十多年后,2012年,博洛尼遭遇瓶颈。2013年,蔡明参加电视台一档大型真人秀节目,遇到了一帮互联网企业的新秀——58同城总裁姚劲波、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乐蜂网CEO李静等,还有雷军和马云,深受震撼。  “回来他就说,要变天了!”跟随蔡明十多年的博洛尼全国品牌总经理王兴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而在那个时候,传统家装业受互联网的影响还未见端倪。  蔡明全身的创
无论任何一个时代,环境之下,隔阂永远不会自然消失,  它需要被正视和化解,懦弱的等待和搁置不解决任何问题。  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一次痛彻心扉的决心,一段有关文化冲突和自由选择的拷问。从叙事结构和设定上讲,作為一部喜剧,《大病》似乎并没有什么新鲜,人们都能想到的桥段,悬念,冲突和团圆的结尾,但是它凭借着密集,俏皮,时而满是尖刺时而充满自嘲的台词,把一段爱情喜剧拓展了维度。  一个巴基斯坦移民男孩库
“并不是破产法差,而是整个市场差,经济的环境差,市场经济的环境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原来期望破产法是一个标志,中国市场经济从初期阶段进入中级阶段。  但显然破产法是不能成为这样一个标志的,它还要整个社会慢慢行进到那个标志”  近日,就中国目前在处理僵尸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之道,《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新《企业破产法》起草小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
他老了,齿缺发秃,有时候不记得眼下的事,有时候会忘记身边的人——老伴早逝,保姆来来去去,分不清脸容和名字也正常。旧房子拆迁,他不得不搬离,住过一段时间养老院,最后又回到儿女身边,随身只有一个瘪瘪的行李袋。  小孙女好奇地翻一翻,衣物很少,剩下的全是纸:毕业证等各种证件的内瓤,一寸证件照——他说那是他平生第一次照相,有与老伴的合影,是黑白的,边上还剪出美丽的花边,当然也有最后一张全家福。来往信件,有
如此老欧洲的符号,在枫叶落满的深秋,让情绪随时注满  瑞士的安逸生活是出了名的,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我望而却步。在旅行中,我更倾向于去探索复杂神秘、具有双重灵魂的城市。    我来到日内瓦时,正好是当地人每年一周的“土豆假期”。假期一般是10月底土豆收成时,传统上每家的孩子都要回家帮长辈们收土豆。可是发展到今天,“土豆假期”已经名不副实,大家放假都坐飞机到海滩晒太阳去了。  “安逸”在不同的人眼里
早期都市学家们在畅想未来时,总是情不自禁地会赋予城市以光彩夺目的想象:由玻璃和钢铁构成的城市将成为直达天堂的阶梯。然而,世纪之交时,一部分城市理论学家却给出了令人不安的预言——“21世纪的大多数城市将蜷伏在泥泞之中,被污染、粪便和腐烂所包围”,城市本身也将由“粗糙的砖头、稻草、回收塑料、水泥块和废木头所构成”。总而言之,未来的城市将更倾向于变成“贫民窟城市”,而非“光明之都”。    随着时间的推
张兵接受了自己是一个能力中等的普通官员的自我认知,接受了自己是精密仪器上一颗螺丝钉的人生轨迹,在35岁这年,猛打方向盘,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有着圆圆眼睛的张兵说话带笑,让人怎么都难以把他和他笔下的人物联系起来。  张兵这个名字,普通,也不有名,远不如他的网名“小桥老树”的知名度高。  一年前的8月,小桥老树放慢了《侯卫东官场笔记》的更新速度,直到2016年10月才更新下一章。网友们自娱自乐的续集,
一篇知乎上的爆料帖瞬间引爆朋友圈,在于事件太过离奇:刚刚成为父亲的雷洋,去机场接人,莫名其妙就失联了,等再联系上,是警方告诉你他死了,嫖娼拒捕,心脏病突发。  如果家属对雷洋的离家时间描述属实的话,那么在去首都机场接人直到医院证实死亡的1小时09分,发生了驾车、行驶、嫖娼、被抓、审讯、招供、送医、死亡等全部过程,果真如此,太过蹊跷。  公众在转发、评论中等待着警方回应,大V于建嵘还安慰网友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