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1活化激酶1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来源 :长治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lu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1(PAK1)作为多种恶性肿瘤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在功能机制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方法:从NCBI数据库获取PAK1基因序列及编码蛋白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PAK1基因的DNA序列、RNA结构及该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信号肽与跨膜区域、互作蛋白、系统发育等.结果:人的P AK1蛋白是酸性疏水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定位于细胞核的可能性较大,主要的二级结构为α-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体,属于α-淀粉酶催化结构域超家族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20超家族.与PAK1相互作用的蛋白主要有RAC1、RAC3、Cdc42、FLNA和ARHGEF7.结论:本研究对PAK1基因结构及其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三级结构和潜在的分子功能等进行了预测分析,为以后开展实验研究P AK1的功能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旨在使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myocardial strain,MS)技术评估正常男性吸烟志愿者与非吸烟志愿者之间左心房(left atrial,LA)结构、功能以及MS情况。材料与方法纳入于3.0 T磁共振仪完成心脏常规扫描检查的正常男性志愿者70名,其中吸烟组44名,非吸烟组26名。记录所有志愿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情况。使用M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变异性与脑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择T2DM患者71例,同期招募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70名。所有参与者均完成磁共振扫描及认知功能测试,其中T2DM患者中有36例通过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完成血糖变异性数据的收集。采用3.0 T MRI获取3D T1图像,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评估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眼球外或视神经侵犯的最佳无创性方法,在诊断及分期中有重要作用,为临床决定是否摘除眼球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作者针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影像检查与诊断及选择性眼动脉化疗专家共识》内的MRI相关内容,总结了MRI在RB的诊断、鉴别诊断、分期中的优势和价值,详细阐述了RB高危因素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可能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损伤,影响患者预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碎片化睡眠和慢性间歇性缺氧。作者主要就OSAHS患者脑组织损伤的磁共振定量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尽早对其进行干
影像组学从标准医学图像中高通量挖掘、提取并分析纹理特征,实现对不同疾病下心肌异质性的定量分析,从而提高心脏疾病诊断准确性、提供更精准治疗方案及评估疾病预后。作者围绕不同序列(包括电影磁共振成像、native T1 mapping、T1加权成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序列等)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伴呼吸衰竭的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患者的呼吸中枢反应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伴呼吸衰竭的重度肥胖(平均体质指数34.3±2.68,均≥30 kg/m2)14例,行肺功能检查、多导睡眠图监测和自主过度通气试验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及呼吸中枢低氧反应性(ΔVE/ΔSpO2)、高CO2反应性(ΔVE/ΔPaCO2)测定。其中的10例患者经1
目的探讨T1 mapping参数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及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行常规胰腺MRI平扫及增强、T1 mapping检查的患者,纳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