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唐山市人间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时期影响布病疫情的可能因素,为布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950-2016年唐山市布病监测数据,对布病的三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1950-2016年共报告布病2 438例,年均发病率为0.48/10万,无死亡病例。2015年为流行高峰,发病率为7.12/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3-7月发病数占58.4%(1 425/2 438);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迁安市、乐亭县和滦南县,尤其迁安市建昌营镇回民聚集地高发;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64岁,发病数占59.5%(1 450/2 438),男、女性发病数之比为2.9∶1.0(1 817∶621);职业分布以饲养员和农民为主,分别占69.3%(1 689/2 438)和14.2%(346/2 438)。主要传染源为病羊,直接接触病羊的发病数占82.5%(1 888/2 288)。

结论

唐山市布病疫情日趋严重,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做好高危人群的个人防护和健康教育,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是今后布病防控的重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掌握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科学评估防治现状。方法2014、2015年,根据2014年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在山东省19个克山病县(市、区)的38个调查点对全体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查体、心电图描记,疑似克山病病例拍摄胸部X线片或行心脏超声检查,同时采集居民头发、粮食和土壤,检测内外环境硒含量。依据《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国卫疾控发[2014]79号)考核评估山东省克山病防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大骨节病(KBD)儿童尿液中的差异代谢物,为进一步研究KBD尿代谢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在青海省KBD病区7~ 15岁寄宿制学生中,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拍片诊断KBD,选择56例病区KBD儿童作为病例组,51例病区健康儿童作为内对照组;同时,在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相似的非病区选择同年龄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外对照组。采集观察对象随意尿样,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目的应用灰色模型[GM(1,1)]和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承德市布鲁菌病的发病趋势,比较两种模型预测的效果。方法利用承德市2008-2014年布鲁菌病的统计结果,建立GM(1,1)模型和ARIMA乘积季节模型,分别预测2015年1-12月的发病数,并将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用平均相对误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GM(1,1)模型为0(k)= 0.001 6(0+ 23 712.31)ex
目的分析甘肃省布鲁菌病(布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2016年甘肃省靖远县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门诊和住院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通过查阅患者住院费用结算清单、门诊费用发票及相关票据获得研究对象因布病就诊的费用信息、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费用信息。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