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追求完美者易患强迫症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受不了在身上发现一根头发!”33岁的陈歌口中念叨着,并仔细打量着医生;看见医生肩上有一根头发,就帮他清理。陈歌得强迫症已经有两年了,其间求医不断,但仍不见好转。强迫症令他丢了工作,没有朋友,家人也从开始的关心到后来的漠视。所幸,在大学老师推荐下,他进行系统正规的治疗,逐渐走出困境。
  耳濡目染,从小爱干净
  陈歌从小就是个爱干净的孩子。他爱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里面的摆设也是整整齐齐的。他的房门很多时间会上锁,怕别人进入弄脏他的房间。
  爸爸总是抱怨,儿子的脾气怎么跟他妈一个样,实在受不了。因为妈妈十分爱干净,要求爸爸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洗脚、换上家居服。陈歌耳濡目染,在这方面与母亲很合拍。妈妈则很赞赏陈歌的“爱干净”。
  跟其他男孩子不同的是,他最不喜欢运动,因为运动会让他出一身臭汗,衣服也汗迹斑斑。无法忍受的他找各种理由来逃避运动。
  陈歌要求妈妈每晚确保他明天穿的衣服是干净的,否则第二天他就不愿意去上学。除了家居生活外,陈歌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自是不能落后,说话也是一板一眼的,从小就会讲大道理。因为他过于刻板,班上的同学都不大愿意和他交朋友。
  相亲压力大,强迫症找上门
  陈歌慢慢长大,读大学,有了固定的工作,一切都算顺利,除了他的洁癖有时会让旁人难以接受外,其他的均不错,特别是做事非常认真和严谨,获得老师和领导的赏识。
  眼看陈歌三+岁了,还没处对象,妈妈就安排相亲。一次,来相亲的女生长得很漂亮,陈歌一见面,就很喜欢。突然,陈歌发现对方裙子上有两滴酱油的印迹;女生忙解释说,自己赶着出门,居然忘了换件干净的裙子。陈歌心中念叨:“真不爱干净!”他和这女生自然没了下文。
  同学们陆续传来结婚的消息,他心里挺急,不时感到相亲的压力。那次相亲后,他脑海常浮现出“真不干净”的情景。我会不会也穿得“不干净”,被别人看了笑话。于是,他开始每天出门前要仔细地检查自己的衣服,整洁得连一根线头都不能有。与朋友相处时,他也要严厉指出人家衣服的不干净,导致后来,朋友都不和他来往。
  之后,他的情况愈演愈烈,每次出门前要花一个小时反反复复检查衣服。为此,他经常上班迟到。他也觉自己太过了,可每走出家门几步,又得回过头来,有时甚至把衣服脱下来再检查一遍。他一天要花很多时间在这些事上,还能有多少心思去工作,最后他辞职了。
  努力克服,但总是事与愿违
  陈歌一向很自信,觉得花些时间,完全能克服自己的这些行为。他查阅了各种资料,收集了各种方法。每当自己要检查衣服或是上厕所时,他便提醒自己放松、放松!还试着用转移法让自己去注意别的事儿,但总是事与愿违……
  陈歌为此感到很痛苦。妈妈陪他去医院心理门诊。医生诊断他为“强迫症”。医生说需要药物治疗才能减轻症状,并叮嘱陈歌回家要准时吃药,定期复查。陈歌半信半疑,回家吃药后,胃不适,所以就服服停停。一个月下来,未好转,就让妈妈带他去找别家医院的专家。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由于他不配合治疗,结果却是一样。
  陈歌的症状愈见加重,心中的焦虑也不断增加。可在妈妈眼中,儿子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能吃能睡,除了爱干净外,何必把自己装成得重病的样子。但劝他上班就是不去,妈妈只能骂他不争气。陈歌陈歌本就心烦,这样一来,更增添了郁闷情绪。
  今年年初,陈歌的一个大学老师打来电话,问起他近况。陈歌跟老师讲了自己的苦处。在老师眼里,陈歌是一个学习成绩好、做事认真的学生,他干净的寝室,还常被作为校内榜样。老师得知他目前的处境,便向他推荐市区一个相熟的心理医生。
  系统治疗,他逐渐走出困境
  “强迫症的人有两种痛苦,一是强迫症本身的痛苦,二就是反强迫带来的痛苦。病人更多的痛苦在于想克服强迫症,但是克服不了反而带来痛苦。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重复的行为,或者不去刻意纠正这种行为,那么一切就会变得常态。”陈歌觉得老师推荐的这位医生讲得在理,他决心治一治强迫症于是住进了那家医院。
  老师也特地赶到病房,跟陈歌做了长谈。临走前劝他一要配合治疗,二要有信心。陈歌本就敬重这位老师,经过这样的开导,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反复检查衣服的症状随之减少。主治医生还为他安排了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两个多月后,陈歌出院了。但时不时又萌发检查衣服的念头。心理咨询师告诉他:可以带着症状正常生活。于是,他的心情好了许多,走出了情绪的阴霾,并且找到了一份相对简单的工作。他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问:强迫症通常有哪些表现?
  答: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强迫行为及强迫思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男性多于女性,其中年轻的办公族发病率越来越高。
  强迫症状一般具有以下表现特征:①患者明知强迫症状不对但无法控制,因为一旦控制不去做,就会出现紧张、心慌等严重的焦虑表现,为了避免焦虑的发生,患者只好去想、去做。这个特点称之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②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我,而不是来自于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问:文中主人翁得强迫症是不是妈妈造成的?
  答:强迫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但有大量研究表明,强迫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等均有关系,尤其与患者在严格的家教中形成的个性有关,比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具备这些个性特征的人容易患强迫症。
  陈歌的妈妈是讲究整洁的人,她要求家里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陈歌的个性与妈妈相近,一方面他受家庭环境影响,一方面是自身的性格使然,这两方面相互作用让陈歌患上强迫症。
  问:强迫症如何治疗?
  答:强迫症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很多患者对这个病没有正确的认识,如陈歌那样,认为能自我克服的人并不少见,这样将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的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自我的反复行为或思维时,就需要到专门机构接受系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强迫症的治疗需要一个持续过程。通常症状缓解后仍需要维持治疗6个月,且可能有40%的残留症状。因此症状减轻后,患者还需继续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
  问:运用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关键在哪里?
  答:“带着症状,顺其自然”,这是强迫症森田疗法的核心。因强迫症的治疗需要一段时间,而患者若长期居家也会不利于病情的康复,患者要接受强迫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学习,顺其自然,接纳强迫症状。“顺其自然”不光是在症状到来时要“为所当为”在平时更要去做有价值、有意义、富于建设性的活动。这种看似被动的治疗,对于强迫症病人却是十分有效的。陈歌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如能持续运用森田疗法,不仅病情会逐渐稳定,且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其他文献
公公和婆婆的婚姻是那种老式的,媒妁之言,结婚前两个人只见过一面。  他们四十多年的婚姻里,有争吵,但更多的是两人相扶相携的守护。公公是那种粗线条的,不够细心,家里的小事从来不挂在心上,两人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公公统领着一大家子,很有些威严。这些年,我发现公公只有对婆婆才有一份细心。婆婆年轻的时候唱过戏,很喜欢戏曲。VCD机刚出现的时候,价钱还很贵,节俭的公公就给婆婆买了一台。后来,公公还经
破产富翁高逸峰在中国达人秀以一首《从头再来》唱响大江南北,成为最近最高人气的热点搜索。  高逸峰,一夕间从千万财产到负债累累,一夜间白了头,然后成为一个小小包子铺的老板,这期间的巨大变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能承受的,但他却淡定如常,继续他的唱歌爱好,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唱出一首震撼人心的歌,沧桑、深刻,刺激了所有人的灵魂。  他不想发财,他看破红尘,在他的眼里,金钱不一定是好东西,不一定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近日两则“孝”闻,颇受众人关注。一是北大校长跪母祝寿,二是九句老母(南京)爱坐摩托,儿子连续5年带她骑游看街景。报道里的“孝行”让人唏嘘,也引发了读者对“爱心赡养”与“精神慰藉”话题的关注。  据媒体披露,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据预测,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3,达到4.7亿。  如何赡养老人,可谓牵涉千家万户,迫在眉睫的一
一个人坐火车旅行,总有些小见闻小触动,小风光小情怀,一瞬间一辈子。足以令人珍视。  在一次短途旅行的火车上,一位老太太的优雅打动了我。当时正值炎炎夏日,车厢里空气浑浊而燥热,心情不由得也烦闷起来。  这时,两位老人一前一后上车,在我对面的位置坐下。其中的老太太眼神柔和,一直咧着嘴微笑,动作轻轻地,很小心的样子。看到容颜苍老却仍然保有韵味,甚是欣慰外加欣赏。  她轻整衣袂,坐姿安然,刚坐好就掏出了一
摘要:目的:探讨尘肺误诊原因;方法:对我县2013年疾控中心收治肺结核病例中,按肺结核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督导;结果:我县2013年收治初治,复治肺结核病例194例,其中1例尘肺误诊为肺结核,结论结核专业医师业务不熟,鉴别能力缺乏,病人职业史询问不详。  关键词:尘肺 误诊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1-0070-01  
眼下,有一种婚姻群体正悄悄地蔓延,他们偶尔或常常住在一起,但他们不是夫妻,也不是未婚同居的情侣,更不是情人,而是离异后没有任何名分的男女。  他和她在两年前奉子成婚,当然,他们是相爱的。而现实生活中仅有爱却不够的,他们的性格、习惯、思想上的差异让他们渐渐有了距离。他白天上班很忙,下班回去只觉得累,跟她的话也越来越少,而她也就是在家里带带孩子。渐渐地,两人争吵越来越多,又渐渐地都麻木了。  虽然细细
合理搭配:早点≠早餐  也许你会委屈:自己可是知道“不吃早餐是健康大忌”的道理,无论如何匆忙,也都吃了早点啊。但事实的真相是早点不等于早餐。尤其是许多人喜欢“路边摊”的稀粥、油条、馒头之类,营养单一:而年轻一族钟情的蛋糕面包,往往油脂含量高,且糖分多。我们之所以把早上的这次营养补充称之为“餐”,那可是要有“讲究”了。  从生理需要上讲,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维持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