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klfk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常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积极地呼吸康复训练措施。结果:治疗组在康复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康复后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在康复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康复后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药物;呼吸康复训练;慢性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到2010年,该病将成为全球第4位致死病因[1]。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呼吸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项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2]。本文为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积极采用呼吸康复训练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选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年龄40-80岁;病情稳定,病程小于3个月。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肝肾脏器功能不全;既往脑血管病史且留下功能障碍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95岁,平均62.5岁,多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组15人,初中组15人,高中或中专组18人,大专及以上组12人。把上述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两组病人均静脉滴注抗生素、地塞米松,必要时给予吸氧,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积极地呼吸康复训练措施:(1)训练形式:利用专题授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手册、专题VCD宣教片、健康教育宣传栏等载体,通过病友联谊会、一对一指导、电话随访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传播呼吸康复训练的内容。(2)训练内容:取立位,一手放前胸,一手放腹部,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挺腹、呼气时腹壁向内收缩,使腹壁的活动度尽量大。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 1:2-3,做到深吸缓呼,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呼气时将口唇缩拢如吹口哨样。每日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可以使隔肌活动度增加,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通用评定量表分别在患者康复前、康复后1个月进行相关指标评定,主要评定指标有:(1)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2)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评定运动能力。
  1.4 数据分析 所得资料逐项审核无误后,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P<0.05代表有显着性差异。
  2 结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两组康复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见表1。治疗组在康复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康复后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的BI评分情况(x±s)
  2.2 运动能力评分 两组康复前后的运动能力评分评分见表2。治疗组在康复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康复后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表2: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的FMA评分情况(x±s)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导致死亡和伤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上升。国内外研究表明,呼吸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训练包括外周肌肉训练和呼吸肌训练 。外周肌肉训练可以分为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有研究比较了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三种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效应。结果显示,三者对肺功能均无明显改善作用,力量训练在改善肌肉力量方面有优越性,耐力训练则在提高次极量运动能力上有优越性,而力量耐力训练则对肌肉力量和运动耐力均有明显益处。三种训练方式都能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分数(P<0.05) 。还有研究对对3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呼吸康复训练6-12个月,与康复前比较,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指标提高,呼吸功能障碍程度减轻,6min行走距离有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病人抑郁程度减轻。
  总之,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玉兰,刘翱,刘枢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1(10):848-849.
  [2] 张建华,刘惠俐,富丽芳.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39(7):504-506.
  [3] 陈炼,张国林,林少姗,等.健康教育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0):808-810.肺疾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其他文献
视频媒体跨入多屏时代以来,伴随着用户视频行为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晰,以及网络视频规模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播碎片化的环境变革,以优酷为代表的网络视频企业开始将台网联动作为
【摘要】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病者的健康管理效果。方法: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服用罗格列酮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基于积极的健康管理方法,包括心理健康管理、调整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改善。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为96.0%,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TG、HDL
【摘要】 随着医学的进步,检验医学越来越得到重视,已经成为为临床提供数据的重要手段。在检验过程中,如何能达到满意的诊断灵敏度,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检验工作是目前检验医学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新的医学理念要求为临床诊断、病情转归、疗效观察提供最实用、经济、有效的检验项目组合,减少患者就医次数、就医时间,减少资源浪费。目前的各项检测项目都是独立的【1】,患者要检测的项目是由医生自主决定的,由于患者个体病
本文根据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单体在乳化剂作用下,乳液聚合机理,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及在皮革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4阳离子乳液聚合中,加入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
会议
【摘要】 目的 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和正确采集方法,对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结论 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关键词】 最佳采样时间;代表性标本;唯一性标志  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而检验信息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质量重要内涵之一。检验信息的不正确,不可靠,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可能对临
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十多年来,从筹集资金支持住房建设到发放购房贷款支持住房消费,其功能随住房商品化发展而丰富和变化。发展住房金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向其提出了拓展功能
【摘要】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是医院日常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医疗器械维修机构能够对医院的医疗器械进行及时的维修,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为医院的发展和经营保驾护航。然而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能够很好的为医院进行服务。本文将对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建设新型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体制,提出几项改进管理措施。  【关键词】
【摘要】 在患者的临床标本检验中,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不及时采集与送检与重新送检正确采集标本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正确认识标本时间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如何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等对检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送检;时间  临床检验结果是反映机体病理生理状态的客观指标,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资料。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浅黄色蜡状酯硬脂酸双-羟乙基胺基乙酯,将其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得具有抗菌、抗静电作用的季铵盐.将该季铵盐作为功能添加剂加入
会议
分别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对滑石粉进行改性,研究了制备有机滑石粉的适宜条件及其对废纸脱墨废水的COD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