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了98岁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伯特得·腊塞尔,一生写过不少生动而透彻地阐述如何看待长寿与衰老的文章,深受老年读者的欢迎。在《怎样变老》一文中他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论述:“一个人生存在世,就应该像一条河流——起初是涓涓细流,受到狭隘堤岸的制约,而后则汹涌地冲过岩石,越过瀑布,渐渐地,不停顿地汇入大海,毫不痛苦地失去它自身的存在。一个人老了之后,要能够这样看待他的生命,就不会遭受畏惧死亡的折磨了,因为他所关心的事情仍将继续下去。但愿我在工作的时候死去,其他人将会继续做着我那末尽的工作。”一个人如果能这样把生命看作一个过程,坦然地看待死亡,那他即使躯体死亡,其精神也会永存。
古籍《庄子》曾对生死作过这样的论述:“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句名言揭示了人对待生死问题的一个角度,即由死观生,善死是由善生决定的,要想获得圆满的死亡,必须着眼、着力于健全而有意义的人生。以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生与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则无新生。就人的个体生命而言,每时每刻都在向死亡逼近。人们在享受生活的每一时刻,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因此,正视死亡并冷静地加以思索,懂得如何去对待死亡,是确立正确生死观的一个基点。应该看到,金钱、地位、名誉、权力等等,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不可看得过重,更不可痴迷地追求。如果不择手段地沽名钓誉、聚敛财富、追求权力,即使活着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为千夫所指、万人所恨;死后也会留下骂名,遗臭万年。而那些仁人志士,深深懂得生而必死的规律,向往“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明并明”的善死局面,力争在有限的生命之中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即使死了,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人活百岁,总有一死,死对每人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如何逃避,最终死还是要追寻到你。陈毅同志有诗曰:“百年谁无死,从来无老彭。”印度作家泰戈尔说:“死亡宛如诞生,都是隶属于生命的。正如走路须提起脚来,也须放下脚去。”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死的态度非常豁达。有一次,他对工作人员小孟说:“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毛泽东并不例外,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还有一次,他对身旁的保健医生吴旭君说:“我死了,你就向世界宣布,毛泽东死了,这是辩证法的胜利。”幽默的语言,体现了毛泽东对于死的乐观、泰然的情怀。死亡不可抗拒,自然无须畏惧。敢于直面衰老与死亡,人才能真正拥有一种内在的静默与坦然。人,生不可选时,死无法定期。人只能在生命的有限时光内安排自己的生活,让生命的价值有所体现,提高生命的质量。在有生之年,我们应当珍惜生命,活的像个样子,无私无畏、无怨无悔,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无妨把死亡理解为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又踏上了另一个世界的征途。回归大自然,何惧之有?〖编辑:修远〗
古籍《庄子》曾对生死作过这样的论述:“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句名言揭示了人对待生死问题的一个角度,即由死观生,善死是由善生决定的,要想获得圆满的死亡,必须着眼、着力于健全而有意义的人生。以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生与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则无新生。就人的个体生命而言,每时每刻都在向死亡逼近。人们在享受生活的每一时刻,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因此,正视死亡并冷静地加以思索,懂得如何去对待死亡,是确立正确生死观的一个基点。应该看到,金钱、地位、名誉、权力等等,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不可看得过重,更不可痴迷地追求。如果不择手段地沽名钓誉、聚敛财富、追求权力,即使活着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为千夫所指、万人所恨;死后也会留下骂名,遗臭万年。而那些仁人志士,深深懂得生而必死的规律,向往“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明并明”的善死局面,力争在有限的生命之中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即使死了,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人活百岁,总有一死,死对每人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如何逃避,最终死还是要追寻到你。陈毅同志有诗曰:“百年谁无死,从来无老彭。”印度作家泰戈尔说:“死亡宛如诞生,都是隶属于生命的。正如走路须提起脚来,也须放下脚去。”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死的态度非常豁达。有一次,他对工作人员小孟说:“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毛泽东并不例外,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还有一次,他对身旁的保健医生吴旭君说:“我死了,你就向世界宣布,毛泽东死了,这是辩证法的胜利。”幽默的语言,体现了毛泽东对于死的乐观、泰然的情怀。死亡不可抗拒,自然无须畏惧。敢于直面衰老与死亡,人才能真正拥有一种内在的静默与坦然。人,生不可选时,死无法定期。人只能在生命的有限时光内安排自己的生活,让生命的价值有所体现,提高生命的质量。在有生之年,我们应当珍惜生命,活的像个样子,无私无畏、无怨无悔,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无妨把死亡理解为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又踏上了另一个世界的征途。回归大自然,何惧之有?〖编辑: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