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生产适推技术

来源 :西北园艺·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又叫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在温室、大棚生产的低温季节,在土壤耕层下铺设作物秸秆(玉米、水稻等作物)或在棚室内堆积作物秸秆,并在秸秆中施用腐生生物菌,使秸秆或农家肥在通氧的条件下分解产生热量、二氧化碳及速效有机养分的生态技术。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方式。内置式又分为畦下内置式和畦间内置式,畦下内置式通常适用于秋、冬和早春季节栽培,畦间内置式通常用于夏季栽培。应用该项技术:可升高低温,可使冬季寒冷季节蔬菜设施内20cm深地温提高2~3℃,使蔬菜提前上市10天以上;可增加设施内二氧化碳含量,有效缓解蔬菜的“光合饥饿现象”,提高光能利用率50%以上,平均产量可比对照提高30%以上;可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控制连作障碍的发生,减轻病害发生,同时秸秆腐解产生的养分可有效促进植株生长,提高蔬菜品质。
  2 单棚独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此技术改变了原来滴灌公用供水系统,每个棚挖一个10m3左右的储水罐,再配一个750~1000W的小潜水泵作有压水源,想啥时浇水就啥时浇,同时可以将易溶的化肥加入储水罐,实行水肥一体化,使肥随水走,滴在蔬菜根际,使养分更加充分均匀地供应给根系。采用该技术可以明显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减少用药投资;节约用水60%以上,用水量减少可以提高地温2℃以上;可以边干活边浇地。
  3 以膜下沟灌为主的温室控湿技术
  膜下沟灌可以明显控制因浇水引起的设施内空气相对湿度过快升高。如果在温室的大行间再铺些柴草,或将大行、棚室前沿的裸露地面用地膜全覆盖,不但可节约用水,还可明显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4 新棚型建造技术
  后墙体下口宽5~6m,上口宽2~3m,棚跨度10~12m,脊高4.5m,有的占地面积更大,提高了大棚的增温保温性能。
  5 温室黄瓜一早春豆角两茬栽培技术
  温室黄瓜在2月份套种豆角,黄瓜价格掉下来后开始主攻豆角,仅豆角每亩就可收入1万元以上。
  6 防虫网、诱虫黄板等物理防虫技术
  防虫网、诱虫黄板是非常有效的物理防虫方式,在扣棚后立即在放风口处安装防虫纱网,可阻止害虫迁入棚内。利用昆虫的趋黄性,采用黄板诱杀,可明显降低虫口密度。
  7 黄瓜插接技术
  黄瓜苗的嫁接,改靠接为插接,可缩短黄瓜在苗床上的时间,同时愈合面积大,苗子缓苗快,长势旺,病害少。
  8 黄瓜改黑籽南瓜嫁接为黄籽南瓜嫁接
  用黄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黄瓜,比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品质好、口感好,瓜条光泽度提高,商品性好。
  9 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
  增施有机肥,少施甚至不施化学肥料,可减少蔬菜病害,死秧明显减少。
  (摘自《河北科技报》)
其他文献
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南部沙漠中的拉斯维加斯市是美国著名的观光城市。全球十大旅馆.有九个在拉斯维加斯。这里不但是享有盛名的赌城,而且也是全美商品展览会议中心,一些大型商展如
安塞是陕西设施蔬菜生产的产业大县,秋冬季节是蔬菜播种、育苗、生产管理的重要关口。为了促进蔬菜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强技术经验交流,现将安塞近年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棚室生产过程管理  1.1温度管理  棚室温度多利用塑料薄膜、草帘或保温被来控制。秋季要注意防止棚内温度过高,以免发生高温烤苗现象。冬季一般采用“晚揭早盖”的办法,时间掌握在上午拉开草帘后,以室内温度不下降为宜,下午在室内温度降至
1原机性能及存在的缺陷我院1994年购进F99-IV型500mA医用X射线机是用于全身性投照(四肢、头、颈、胸、腹)的设备,现已对九万人次进行了投照,对诊治病人和医院创收做出了重要
1引言葡萄几乎占全世界水果产量的1/4,在我国北方和南方都有种植。叶绿素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产物,同时叶绿素的含量也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因此,对葡萄叶绿素提取方法
陕西省是果业大省,苹果种植面积1 000万亩。从生产角度看,目前巩固陕西省苹果产业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提高果品品质和商品化率,而要达到此目标,推行苹果绿色施肥技术尤为重要
本文对我院1995~200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胰岛素瘤做一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3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镜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GElightspeed QX/i CT扫描机,采用层厚2.5 mm~3.75 mm,HQ模式,speed 7.5 mm/rot,对45例肺癌患者进行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