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禹钧及其书院考辨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mao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窦禹钧生于唐末,卒于后周,一生先后在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等政权中担任官职,活动足迹也从北京地区到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地,故居不止一处。窦禹钧在某地为官,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继续兴办书院。五个儿子先后在书院学习,均进士及第,传为美谈。随着窦禹钧活动范围的变化,建于“宅南”的书院断断续续存在了约半个世纪,而且不止一所。本文对窦禹钧活动足迹、故居及书院一一进行考辨。
其他文献
旅京鲁商是近代旅京山东人群体中比较有固定性的一个部分。从近代北京商会高层的籍贯构成看,旅京鲁商长期把持着北京商会,几乎操纵了北京商业的半壁江山,彰显了旅京鲁商在北京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者大量引入西方“市政建设”思想并对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了思考。在北京政治地位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学界对北京城市发展的讨论包括了城市发展方向、空间结
<正>~~
期刊
“监考老师好像一只恶狗一样蹲在讲台上。”这是湖南武冈一名学生写的一句比喻句。这看似有悖于伦理道德的句子,却引发了武冈教育界一场长达数小时的关于教育理念的激烈讨论。
一所基层学校想要发展,除了要坚守教育精神,另一半也许是要看透人情世故。中国教育缘起儒家,而儒家"人治"思想与教育行为天然契合,人们对学校的评价观念往往也是偏向于"人治"的—
全面和准确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辩证思维,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认识和处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各种关系,防止任何形而上学的观点和偏向。一是要辩证把握
《北京社会科学》创刊20周年来,在刊发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上做了大量工作,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事业、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同
"我有一个教育梦想。"陆小平说。起初听到这句话,我有些吃惊,仿佛这句话从一个年轻的小学校长的口中说出来,有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不禁让我联想到马丁&#183;路德&#183;金"我有
关于教育的母性和理性,争论不休。持母性论者似乎占据着上风,因为母性更包容,更柔软,更慈爱。更有如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者,说教育是“温暖人性的乳汁”。  很具母性的特征和很诗意的表述,真的就能代表教育的真实需要吗?  想起了王开岭,在《向儿童学习》中说:一个人的童心宛如一粒花粉,常常会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匹蟑螂悄悄拖走……然后,花粉消失,人变成了蟑螂。  谁是这匹蟑螂呢?而且,这个过程是让
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甘肃,今后将深人挖掘、整合陇东南天水、庆阳、平凉、陇南、定西5市的始祖文化、先秦文化、道教文化、农耕文化,打造华夏祖脉旅游圈。近日成立的陇东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