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下的消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每家农户都有一口地窖,这是我在乡下行走时看到的情形。屋内的火笼旁,或屋外背风向阳的偏僻处,都隐藏着这样一口口深不可测的地窖,大小不一,深浅各异,裁量标准自然由农人拿捏,依据地里的收成而定。农人们看上去纯朴憨厚的面孔,身上却隐藏着生存之道的一些绝技,他们不动声色地借助地窖,把风寒悄然地挡在外面,让红薯、芋头、生姜这些惊风怕寒之物在北风呼啸的天地里仍有一处温暖的庇护所,可以安然无虞地保持到春暖花开而很少腐烂。
  挖一口地窖,似乎并不需要太多的时日,对这些惯于劳作的农人来说,不过就是一两天的工夫而已,但损耗的体力却因地窖的逼仄空间带来操作上的难度而无法估量,一些力气在挥动铁镐中慢慢消耗殆尽。往往越是往下,操作的难度越大,长长的身体在窖洞里被压缩着、堆积着,腹部和大腿几乎黏在一起,只有手能自由地摆动。借助短柄的铁镐和铲子,人落在一口尚未成形的窖里,身心都被束缚着,只能悄无声息地挖铲,然后将土人筐,双手顶起,倾倒在窖口的四周,如此反复,任凭时光流逝而浑然不觉。窖内的光线随着身子上下起伏而忽明忽暗,立起或蹲下,都显得极为憋屈,与在田间里那些优雅张扬的姿势相比,挖窖的过程对于手脚而言,实在有些不堪,以至于当人跳出窖口,腿脚还会很长一段时间不听使唤,仿佛它们还在窖里,倍受压制的煎熬而无法伸展。
  随着地窖一寸寸深入下去,人的头顶很快消失不见,完全淹没在窖洞中了。这是一次深入土地的难得机会,农人们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土地如此贴近,借助铁镐这样的利器,有序地递进而一次次接近土地的腹地,窥视了那些沉淀其中的细沙、石块和一些不明杂质。
  在铁器面前,土层软弱无力,被层层剥离,窖中的悬浮之物氤氲开来,沉浮不定,散发出来的气息细微而稠密,让农人一次次重温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味道。不可思议的是,从田野里背回来的这些果实,又一次回到了土地的怀抱,在幽深晦暗的窖里潜伏下来。如此看来,只有土地才能成全果实的前世今生,它们的生生死死始终与土地无法分割,甚至须臾难离。窖下的红薯、芋头彼此挨挨挤挤,团聚相守,像亲兄弟一样互相枕着,安然入睡。
  窖口会有一些覆盖物,屋内的是一排排横铺的小木板,相扣得严丝合缝,行走其上,如履平地,全然不觉下面还有一口暗窖。屋外的是一些从田里收割后捆绑来的稻谷草或玉米秆,这些柔软温润的遮挡之物,既能阻止寒风入侵,也让老鼠们想偷吃红薯、芋头逾越这些绵软的草秆时并不顺畅。
  地窖里虽然暖和,但过于密封,这样一来,每过一段时日,农妇们就要把紧闭的窖口打开,让里面的红薯、芋头透一透气,调节一下它们内在的气息,活泛一下身子而不至于窒息。生命是需要呼吸的,处于冬眠状态下的红薯、芋头也不例外。
  窖口敞开了,那些悄然腐烂或者已经发出霉烂异味的,会被果断地加以清除,防止它们像瘟疫一样传染给身边的同伴。
  除了留够来年的母种,漫长的冬天,这些窖里的红薯、芋头随着日子的推进被整篮整篮地拎走,人们需要消耗它们来抵御风寒或滋补农忙期间亏空的身子。
  春分过后,气候渐暖,桃花在田头摇曳,择一晴日,地窖的洞口被彻底打开,母种们都已长出了粉嫩柔软的新芽,散发出一缕缕新生之气,充满着向上的生机。
  这些安然走到春天的红薯、芋头正忙着孕育新的生命,主人已为它们安顿了“产床”,只待静卧其上。
  蹲在地上,顺手捡起一根木棍,对着蚂蚁正在奔走的路线一顿乱画,以此扰乱它们行进的方向,让蚂蚁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是儿时常玩的游戏。
  如今,童年的时光已随风飘散,很多人在成长中变得心事重重,终日被烦恼的琐事裹挟着,几乎没有时间和心思安静地蹲下来,低下头去盯着脚下,看那些奔跑不迭的蚂蚁,更无心情取一截细枝撩拨一下它们。
  如果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还能做到如此,除了他(她)保有的童真、稚气之外,就怕有人怀疑说这个人是不是傻掉了。
  孩子们从不在乎这个,他们抱着好奇的心情,乐意干这样的傻事,并从蚂蚁面对干扰时犹豫徘徊、晕头转向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深入观察,蚂蚁一生都在为生计奔忙,它们的脚步似乎比人还要匆匆,几乎看不到蚂蚁有过睡觉、偷懒的时候,每次看到它们,必是奔走在寻找食物的路上。
  受到人为干扰后,蚂蚁一时无措,好像辨别不了来时的方向,来来回回盘绕几个圈子,当然,最终还是平安地抵达了自己的巢穴。
  为了弄清巢穴里的布局和构造,我们吃饭时,会故意从碗里挑几粒米撒到地上,吸引正在匆匆赶路的蚂蚁。几乎没有迟疑,蚂蚁迅速拉起其中的一粒,并很快在奔走的途中把信息传递给了更多的同伴,米团最终一粒不剩,被搬运一空。在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几粒米,在蚂蚁的眼里可能是一顿丰盛的佳肴。
  我们好奇的眼睛跟着蚂蚁一路奔走,直到它们钻进泥土里,再也看不见踪迹。
  取一把铁铲,顺着蚂蚁钻进的泥土铲下去,谜底打开了,蚂蚁的巢穴就安在这不深的泥土之下,除了土质稍显疏松外,几乎没有什么陈设,更没有任何防御工事,过着群居生活的蚂蚁巢穴竟然如此简陋,让人不可思议。
  更惊奇的是,蚁后正在巢穴里繁衍后代,白色的小颗粒摆满半个巢穴。如果不是打开泥土,这些微小的生命是如何繁衍、生存的,永远会是一个无法解开之谜。因为巢穴建在泥下,地勢低洼,雨水很容易汹涌而至,暴雨来临之前,蚂蚁们为躲避雨水,往往会成群结队忙着搬家,逃离这个不太安全的居所。农谚里说“蚂蚁搬家晴必雨”。它们的这一举止,无意中提醒农人赶快抢收正在晾晒的衣服或粮食。
  于是,暴雨前,乡下一条条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常常奔跑着两支脚步匆匆的队伍,一支是排成一条黑色长线的蚂蚁,几乎倾巢出动,向着一个方向挺进,没有任何迟疑。另一支是急急忙忙抢收东西的农人,脚步如鼓点敲打在地面上。
  有了蚂蚁的这一预警,人在暴雨面前没有完全失去方寸,稍稍显得从容一些。
  一个如此微小动物的异样举动,竟然调动了体重和智力远超无数倍的人跟着奔跑,奥秘似乎来自蚂蚁的特殊感应,它的这一特异功能,是否因为这个贴地而走之物,比头颅高昂的人类更容易感知来自大地传来的细微讯息还是其他,不得而知。
  幸运的是,人们通过观察蚂蚁,从中发现规律,破译了自然界的又一个密码,并充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让我们在面对气候变化,尤其是暴雨的突然袭击时,有了更多的应对手段,至少不会懵懵懂懂,浑然不觉。
  这个生存在泥下的动物,用它特殊的举动,给了人们一个窥视自然的窗口。
  美术插图:曲光辉
其他文献
上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农村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文化娱乐活动不多,听广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精神生活的不二选择。  小广播是个方方正正的木头匣子,里面扣着一只大小和外形都像大号海碗的小喇叭。广播是有线的,市县区通往各公社大队的广播线路由各级广播放大站统一设计、布置、栽杆、架线。为了省事,广播线也常会搭在电话线杆上。各家的小广播有两根细铁丝,一根由广播站牵来的广播线连接信号,接收
期刊
六月初九,子夜,在异乡。  夜深人静,坐在21 层的阳台上赏月。虽然,这夜色不似家鄉的夜晚那般温情,也没家乡的天空那样布满星星,更没有家乡的夜晚更有味道。所幸今晚有月光,总是多了点儿诗情和念想。  记得在家乡,春天晚上,我和宝儿在小区走着走着,他突然手指天空:“看,月亮!看,北斗星!”他侧头问我:“你看见了吗?”生怕我漏失这美好的景象。于是,我们就开始看月亮,找星星,开始唱:月亮走我也走……  从
期刊
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妹妹在北碚读“3+2”学校,供养两个大学生,势必让这个农村家庭像负重前行的牛车遭遇厉风暴雪一般,困难无法想象。况且,我还是父母抱来的娃,被淘汰也是很自然的事!  高考后那些日子,家里一句“不读了”像一堵厚厚的没有缝隙的高墙,让我的心情暗黑到了极点。  那时家里养了两头牛,小赚几个钱后,敏感的父亲发现这是一条致富之路,于是不断地往家里牵回大牛、小牛。这十几头牛的眼睛一睁,就
期刊
老家面对三岳。放下尘世的烦嚣,到三岳吹一吹风,提神醒脑,这,未尝不是旅途中的一大享受。  秋日,县作协一班文友,相约三岳采风。三岳位于怀集蓝钟镇,与县城相距50公里。那天,天色爽朗,蓝天无尘。我们在县城驱车直往,沿途欢声笑语,清风送爽。公路两旁,错落的楼房迎来送往。金黄色的田涛,洋溢着收获的喜气。眼前,一条白色的巨龙不时映入眼帘,那是穿越怀集的贵广高铁。一路上,它陪伴着我们穿山越岭,为我们的旅途增
期刊
我一脚跨进月牙门。  她看见我来,尴尬地微笑着,很不自然的那一种,有点儿僵。看得出,她很久很久没有笑过了,大概是从先生田常过世以来,得有五年了吧,也许她都快忘记怎么笑了。  她从屋里取出一壶茶,是她自己采制的手工茶,透过围墙可见,这茶就长在后山,层层叠叠绿透了山顶。简单交代几句,吴非就转身做面条去了。我拉开凳子坐下,烧了一壶水,兀自沏起茶来。阳光从遮阳棚顶上的一个破洞泄下来,投射到杯子里,金黄的茶
期刊
我小时候住在柳林高山地区,经常有雪,第一场雪下过后,背阴的地方,雪一直化不完,直到春暖花开。  那时候的雪很大,“好大的坨坨,像筛糠一样”。柳林人口中的“筛糠”,和词典中的“筛糠”不完全一样,主要是形容人冻得浑身打战。柳林山高,冬天没有青草喂猪,要提前从山上捡回枯落的猕猴桃叶、葛藤叶等,晒干揉碎,筛了备用。各家各户备有几种筛子。罗筛很细,筛面粉;细筛子,眼儿比米粒儿还小很多,筛玉米面;粗筛子,眼儿
期刊
20多年前,我在县里棉织厂的织布车间做挡车工,她呢,是纺纱车间的,很漂亮,我不知道她最后招了谁做上门女婿。我只在棉织厂做了一年多,就离开了,很多年没有再见过她。没想到,搬新家后第一次去菜市场,我一眼就将她认了出来。我站在墙角一隅偷偷地看她,越看越恍惚,甚至一度不确定那是不是她。是大家公认的厂花。  很多男孩儿追她,但都半途而废,因为她家无男丁,她有个条件就是男方必须入赘。这就成了很难逾越的鸿沟,不
期刊
好像蚯蚓一样,冰凉感爬过你肚脯上的皮肤,钻人一个个空洞洞的毛孔,“嘶呀,嘶呀”,白雾一团团盛开。  看不出色彩的鲜艳被无限放大,脑际一片恐惧。就像一伸手,你就能够到低垂下来的一两串冰葡萄似的,死神变得那么的触手可及,可以听见他微微发颤的呼吸声,可以触摸到他的鼻翼上齐刷刷列队出发的寒毛们,还有一星两星三星的汗珠,我们的鼻翼所能感应到的,那些个被倒逼出来的冰凉感。我见过黑暗中的葡萄树,两三棵,三五棵吧
期刊
缸,一大口;菜,一大堆;盐,一大包。  一位汉子,一名少年。  初冬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整洁的农家小院,照耀着这人、这缸、这菜、这盐。  漢子开口道:“今儿个你要做我的助手。”  少年回答道:“好!”  那少年便是三四十年前的我,那汉子是我的父亲。  天蓝得近乎透明,已经连续几日都是晴好。这样美好的日子里踩腌菜,是父亲早就计划好的。大缸已洗涮干净,菜已晾晒得恰到好处,盐已准备充足,只等父亲一声令下—
期刊
读初三那年,原来教我们语文的那位女老师,因患贫血症请了长假,庄老师刚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我们学校,便成了我们班新一任语文老师。他个儿高、消瘦、清俊英气,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讲话的声调很像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缓慢而顿挫”。因为他长得有点儿像我远房的一位表哥,第一次见到他,便有几分亲近感。  庄老师人如其名——庄重严肃,富有才华。他的作文课别开生面,据说他在大学里发表过许多诗文,令我刮目相看。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