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从瘀治消渴理论历程探源

来源 :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年代为序、对从虚从瘀治消渴理论进行溯源。发现这一理论主要历程为:萌芽于(内经)、汉《金匮要略》承《内经》之论,立消渴专篇。唐《千金要方》始以益气养阴为主组方。宋金元明时期以消分型,充实了从虚治消的理论:从瘀辨治消渴理论初见端倪,散见于《是六书》、《医学入门》等。清代及近代医学完善了从虚从瘀辨治消渴理论。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阳和活血汤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给肩周炎患者口服自拟阳和活血汤煎剂,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治疗1~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6%.结论:肩周炎多为外
银杏叶提取物(GbE)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银杏内酯、银杏黄酮苷,对冠心病LDL氧化修饰有抑制作用[1].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能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动特性.银杏黄酮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