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与椎体、髋部双能X线(DXA)进行对比,确定前臂骨密度扫描在女性CTD患者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同时采用DXA法测量181例女性CTD患者非优势侧前臂远端骨密度以及腰椎、左髋部骨密度。比较不同扫描部位之间骨密度值的关系,并探讨以前臂骨密度诊断中轴骨密度异常的诊断界值。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① 181例女性CTD患者平均年龄(50±16)岁。既往发生过脆性骨折13例(7.2%)。根据中轴DXA结果及骨折病史,69例(38.1%)骨密度正常(T值≥-1.0),112例(61.9%)骨密度异常。前臂骨密度(0.37±0.12)g/cm2,T值-2.1±1.7。②与骨密度异常组比较,中轴骨密度异常组前臂远端骨密度[(0.33±0.12]g/cm2],较正常组[(0.42±0.09)g/cm2]明显降低(t=5.40,P<0.01);中轴骨密度异常组前臂远端骨密度T值(-1.9±1.8),较正常组(-1.2±1.3)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3 ,P<0.01)。前臂骨密度所得T值与腰椎及左髋BMD的T值正相关(r=0.489和0.571 ,P<0.01)。在校正了年龄和BMI的影响后,前臂骨密度的T值与中轴骨密度的T值仍然呈正相关关系(腰椎:r=0.478,P<0.01;左髋:r=0.572 ,P<0.01)。③诊断腰椎和左髋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 (95%CI:0.638 ,0.876)和0.615 (95%CI:0.481,0.749)。④使用前臂骨密度诊断腰椎和左髋骨质疏松的最佳T值分别为-3.52(敏感度为0.865,特异度为0.501)和-2.50(敏感度为0.662,特异度为0.762)。
结论前臂骨密度可以作为筛查女性CTD患者中轴骨质疏松的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