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照亮学生的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因此,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与养成,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听教师的引导,都是教育情怀的体现。
  【关键词】教育情怀;行为习惯
  一、相互试探
  刚上一年级不久的小焙,用他妈妈的话来说“是个被宠坏的孩子”。爸爸妈妈没什么时间教育,爷爷奶奶过于疼爱,导致他的行为习惯比较散漫,比班里的其他孩子要表现差一些。一次,在课堂上,小焙把水壶放在课桌上玩,我点他的名,提醒他把东西收回去。小焙慢吞吞地挪了一下,过了不久,他的课桌上又多了其它东西。我第二次点他的名,提醒他把东西收回去,同时看着他收拾。小培依然是慢吞吞地挪动,还满脸的不在乎,眼神中似乎带有一种和老师较劲的神色。看到他这种状态,我意识到单纯的点名批评是没有效果的,哪怕用更严厉的语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是一张白纸,需要教师引导教育。教育需要因材施教,需要人心的教育,渗透爱的教育才能照亮学生的心。因此,笔者尝试用故事教育进行引导,因为故事教育是引导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方法,故事中的道理是学生最能理解和接受的。
  二、小有成效
  我对全班同学说:“老师经常告诉你们,有错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就改。就好像有一堆稻草,一不小心着火了,我们只要用水浇灭它就好了。但是,如果你不用水,反而用油去浇火,会怎么样呢?”我看着小焙问,他回答道:“火会更厉害。”这时的小焙眼睛里有了点亮光。我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说得很对!点燃的稻草遇到油会烧得更厉害,甚至都烧没了。做错了事情,不听老师的提醒、不改正,反而跟老师赌气、对着干,这就好像在燃烧的稻草上浇油,你们认为能这样做吗?”孩子们纷纷表示不能,小焙也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听着。我继续说:“所以,我们正确的做法就是按照老师提醒的改正,把做错的事情改正过来,那就是优秀的學生、优秀的孩子!小焙,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他两眼有神地看着我,很明显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不再做更多的小动作了。
  为了进一步让他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我微笑着亲自帮他把水壶放入课桌里面,用行动示范给他看,引导他收拾后坐好,然后对他说:“这样做就是很棒的!”我看着他坐得很端正后,微笑着对全班说:“小焙现在做得非常好,做到了知错就改!”在接下来的上课时间里,我时不时看看他,当看到他积极举手发言时,我就立刻表扬他,同时也表扬几个其他有进步、知错就改的孩子。这节课,在激励的引导下,小焙做到知错就改、积极举手发言、认真上课。
  鼓励孩子们去发展个人的行为规范,无论是面对运动观众或是其他的人生领域,都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即便面对社会底层民众心态也能站得住脚的行为规范。
  三、长期备战
  小焙在单纯激励下好的表现是短暂的。很快,这种语言对他起的效果越来越小。一次,小焙在课堂上画花了墙面,我让他把弄花的地方擦干净,可是,他又想着偷偷“溜走”。他有“溜走”的前例,我耐心和他讲了“溜走”的危险、老师的担心以及不和老师打声招呼就走是没有责任心的体现等,现在看来依然没有效果。想到这里,我对他说:“如果你溜走了,我会让你家长送你回来的。”然而,小焙还是“溜走”了。
  由于是小焙的爷爷来接小焙的,我反复打了几个电话联系小焙的父母。最后,在学校门口见到了小焙及他的爷爷与爸爸,再次明确教育目的后我们回到了班里,让小焙继续完成工作。同时,我和小焙爸爸共同探讨了孩子的教育,并面对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仅仅靠“心灵鸡汤”式的教育也是不够的,教育中还要学生明白违反规则是要承受后果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现在,小焙依然会有做不好的时候,还需要教师经常耐心引导。好的现象是,孩子在做错了事情后,能及时改正,态度也好了很多。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教师之己任,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教师是个平凡的职业,就像灯塔,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却照亮了孩子们前进的路。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努力争做一个具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师的奇迹2[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06.
  [2]李群锋.儿童沟通心理学[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7-07.
其他文献
有学者指出,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德育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因此,要想真正贯彻落实文化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学生构建接近社会、学习知识以及提高能力的平台。这样一来,学生便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水平,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观。  一、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
【摘要】对于中学生作文而言,立意正确、集中是基本要求。而作文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要立意深刻、新颖。也就是要求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  【关键词】作文立意;正确;新颖  “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在对题目阅读的基础上提炼主题,展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元代陆辅之说:“命意贵远,用词贵准,造词贵新,炼字贵响”;于漪老师也说过:“文章的光彩首
【摘要】国学经典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进行经典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的继承。语文课堂,是教师教学经典诵读的一个主要阵地。语文老师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如何進行经典诵读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
【摘要】写话在整个小学教学体系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写话教学的特点,笔者觉得应从培养学生写话兴趣,挖掘教材资源,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等方面下功夫,从而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写话教学,为学生将来的写作,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需要在生活中挖掘,怎樣可以在生活中让数学知识服务自己的生活,怎样让小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怎样可以让小学生把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让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合二为一,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这些问题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要使小学生学会在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时联想到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趣;有效培
【摘要】初中体育课强调课程学习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来。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提出激发学生运动兴起,培养运动习惯、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和特长策略,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体育;培养;自主学习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体育自主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
【摘要】探索性学习研究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以课本为主,走向未知。它不是由教师直接讲授,而是由教师引导完成,将学习课程资源深入到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当中,强调学生以己有的基础知识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促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哪种方式把“探索性学习”这一教育新理念与学习方式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摸索去总结和把握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取决课堂教学质量,大部分课堂教学的渠道是进行阅读教学,优质的阅读教学,既需要语文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知识积累,更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下学生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电子产品的大量涌现,让传统的阅读相比之下“花容失色”,学生更乐于接近甚至走近手机、电脑等网络构建的世界,而漠视淡化了阅读。然而,让学生喜欢阅读,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也就教会了学生自主
【摘要】根据2017部审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的要求标准,进行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期间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使得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体会到阅读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对小学培养阅读兴趣应该重视方式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享受阅读语文时更加爱上语文。本文结合课本中三个案例进行辅助分析,提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具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切实要完成的任务。学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科教学则是德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意识到德育不单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事情,也应该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