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血汤加减联合放疗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的影响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生血汤加减联合放疗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RNA的影响.方法 将2005年2月至200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1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放疗配合口服阿那曲唑片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生血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对照组为5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4,P<0.05).治疗后对照组外周血CEA、MMP-2 mRNA表达量[分别为(7.50±4.32) ng/ml、(116.32±67.40) ng/ml]均高于治疗组[(7.20±3.22)ng/ml、(105.08±37.82) ng/ml,P<0.05];TIMP-2/MMP-2比值(26.65±19.75)则低于治疗组[ (39.48±21.21),p<0.05].结论 生血汤加减联合放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MMP-2mRNA表达量,升高TIMP-2/MMP-2比。

其他文献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可引起一侧或双侧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笔者在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同步给予葛根素注射液加地塞米松,旨在预防患者听力损害,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科经病理证实为鳞癌初次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00例,根据病例尾号进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均为50耳)。
期刊
疼痛作为人类最敏感的症状,是中医学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古代的医方书中记载了大量止痛的方剂.这些方剂不但记录了古人治疗疼痛类疾病的方法,还涉及许多关于疼痛的描述,既是患者本身对疼痛的体会,同时也反映医家对疼痛的微观认识.探讨方剂中有关疼痛的描述,对于研究古人对疼痛的认识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苏合香丸是中医治疗闭证的著名温通开窍方剂,最早见于《外台秘要》卷十三引《广济方》,原名吃力伽丸,至宋代《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始改称苏合香丸,延用至今[1-2].近代多用苏合香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有较好疗效.中国近代"四大名医"孔伯华生前喜用此药,不限用于胸痹,常配合治疗内外妇儿多种杂证,每获良效,今人多不解其意.京城名医孔嗣伯系孔伯华先生之子,1933年5月出生于北京,1948年随父学医,临诊左右
期刊
"中药学"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剂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它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紧密联系起来.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劣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而如何将教学方法用于教学实践直接关系到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现结合中药学教学实践,笔者提出构建中药学立体化教学方法体系的基本思路。
期刊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易反复、迁延不愈.如何延缓疾病进展,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改善预后,仍是当前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以逍遥散配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作者从秋葵属黄秋葵果实中分离得到1种新黄酮醇糖苷5,7,3’,4’.四羟基-4”-D.甲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苷(1)以及1种已知化合物5,7,3’,4’一四羟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苷(2),并且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和铁离子还原法(FRAP)评估了两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目的 运用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研究肾虚对老年人听皮层代谢的影响.方法 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体检人员中选择受试者,分为老年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受试者均予以纯音听阈检测和“肾虚”程度评价,再运用1H-MRS行双侧听皮层检测,在工作站上测量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
孙树椿主任医师为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从事骨伤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对中医骨伤手法钻研尤深,擅长治疗各种骨伤科疑难杂症,尤其是筋伤疾病。
期刊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临床以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各种感觉缺失,膀胱直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笔者自2007年以来,应用针刺治疗急性脊髓炎12例取得满意疗效。
期刊
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大便稀薄或如水样、便次增多的疾病.中医学治疗泄泻方法多样,内有中药辨证论治,外有针灸、推拿、穴位贴等,且中医药疗法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的近况归纳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