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识破购瓷“陷阱”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xi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享誉中外的景德镇陶瓷,一直是人们居家、收藏和送礼的佳品。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将假冒伪劣的景德镇瓷和真正的景德镇瓷器混杂销售,让普通的消费者真假难辨。到瓷都景德镇购买陶瓷制品时要谨防“三大陷阱”。
  陷阱一:外地制瓷假冒景德镇制瓷。各地陶瓷市场的不法经营者,往往抓住广大消费者喜爱景德镇制瓷的心理,用一些低劣的外地瓷与景德镇陶瓷混杂在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因难辨真伪,结果上当受骗。虽然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措施打击陶瓷市场的假冒伪劣,但这类现象仍不时出现,有的人还擅自雕刻“中国景德镇”、“中国瓷都”、“南国瓷都”、“景德镇监制”等字样的图章,作为一些外地瓷的底款。
  陷阱二:利用假证书将低档次陶瓷冒充高档次陶瓷销售。曾经有专业人士在几个大的陶瓷市场做了一次暗访大调查,发现艺术陶瓷市场各种证书五花八门,这些证书,少说也有十来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陷阱三:对作者的身份任意拔高以抬高陶瓷作品身价。在景德镇陶瓷市场,一些作品证书对作者的简介、学历、职称、获奖作品等内容任意拔高,随意编造。一些民间艺人在证书上摇身一变成了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一些市级工艺师变成了省级高工,有的在作品证书上还编造作者获得所谓“国家一级画师”称号,有的还臆造作品获得各级别的奖项等等。
  如何识别真品景瓷,避免各类购瓷者受骗呢?笔者总结以下三招:
  第一招:仔细看,认真试。仔细看。景德镇瓷器素有“白如玉”的美誉,挑选时先看瓷器里面是否白里泛青,如果是白里泛黄,或透出其它的杂质,基本可以判定是质量不过关的低档瓷器。认真试。一试瓷器敲起来的声音,景德镇的瓷器敲起来“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二试瓷器是否够硬,景德镇瓷器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器具在瓷器上一划,应该毫无痕迹。三试导热速度,景德镇瓷器是高密度瓷,与其它瓷器相比更加厚重,导热速度较慢,对于陶瓷容器,可在瓷器内导入温度较高的水,若是景瓷,瓷器周身温度变化不大。
  第二招:从作品证书下手辨别真伪。景德镇陶瓷协会印制A、B两个不同版本的《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对景德镇市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以上职称的作品,统一配发此证,并施行一品一证。A版《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为硬皮精装本,外形尺寸为10×17厘米,另加一张活页式内芯,对开对折,封面以象征“高岭土”的灰白色为底色,在二分之一处,套有两厘米寬,象征陶瓷色彩的紫降色缎带横中央,正上方一角有硬币大小的陶瓷协会所写徽记。证书内印有郭沫若先生1965年来景德镇时留下的“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手写字样。B版《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为纸制简装本,对开四折,外形尺寸略小于A版,为10×16.5厘米。正上方四分之一处,选择了青花缠枝莲图案,与下面的“景德镇制”注册商标底款连为一体。证书内页,除印有中英文对照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简介、作者姓名、职称、作品名称、创作时间、作者签名、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及编号等相关内容外,白色底纹上还印有“陶制图”局部图案。仔细观察证书内页印在作者近照上的钢印,真证书的钢印应该有“景德镇陶瓷协会”的字样。
  第三招:电话确认。在商讨好价钱后,要先付部分货款,买下瓷器后,在店主面前刮开证书封三下的银粉,拨打800免费电话查询,确认是真品而非赝品后,再付剩下的货款。
  (鲍利军)
其他文献
我很早就知道已故陶瓷美术家王云泉的名字,缘由是他的瓷画作品和技艺在陶瓷美术界、收藏界均有较大的影响。不久前,应邀到我市藏瓷家胡志德先生的住处集中见到了王老的一批山水瓷画遗作,百闻不如一见,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很遗憾未与王云泉见过面,但其尽善尽美的多幅山水瓷画作品,展现出来的精细至微的艺术构图、清新淡雅的墨彩和深厚的艺术功夫,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王云泉的山水瓷画,有着非常扎实的传统中国
期刊
丰年龙腾迎喜气,新岁金蛇涌春潮。在2013年到来之际,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如家族及其弟子为珠海市民带来的一场陶瓷艺术文化盛宴在珠海百家收藏景德镇陶瓷艺术馆开启。开幕仪式在简短而又热烈的氛围当中举行,中国陶瓷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书记冯林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如家族及弟子及陶瓷艺术爱好者两百余人参加了当日的开幕式。  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
期刊
以人类目前所知而言,地球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星球,其独特  之处一方面在于它具备生命生存的所有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这颗蓝色的星球拥有着人眼能够感知到的最美丽的色彩组合,这些色彩组成了我们所说的“大自然”,蓝色的水、绿色的树、红色的花、黄色的土、白色的雪……所有这些,无不给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提供了美不胜收的景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然万物同时亦以其各不相同的形态刺激着我们的眼球,活跃着我们的大脑,柔
期刊
一个暖阳普照的冬日,记者来到位于市珠山中路的御窑厂遗址,参观位于这里的景德镇官窑博物馆,正巧赶上“《成窑遗珍》景德镇珠山出土明代成化官窑瓷器精品展”在这里举行。  记者一走进该馆,就被许多外地游客热烈的评论声所吸引,寻问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来自上海、有的来自山东、有的来自浙江,都是对陶瓷有着浓厚兴趣的藏友,特意来景德镇官窑博物馆参观。景德镇官窑博物馆的藏品大多为孤品、绝品,为海内外罕见。其中“元青花五
期刊
小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陶瓷,但家里没有钱,买不起陶瓷,看到别人家桌柜上摆放陶瓷瓶罐,羡慕得很,常趴在摆放瓷器处观看而不愿离去,有时甚至还会伸出小手摸一两下,那时多么希望自己拥有一件陶瓷。  1972年我上了医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市内,后来结婚有了两个孩子。当时工资很低,没有房子,生活总是紧巴巴的,要购买陈设瓷只是一种心愿。  改革开放后,经济条件有了改善,家里买了政策优惠房。至此,那种对陶瓷艺术的喜
期刊
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感染我们,打动我们,往往是因为其中的情感因素在起作用。艺术的产生,首先决定于情感,因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总是受一定情感和情绪支配的。艺术作品作为“物之感人”的产物,它既是对“物”的世界的再现,也是对“人”的心灵的表现。情感是原因、是根本,没有情感的驱动,就不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艺术。在古老文明和现代进步交融的国度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崇山峻岭、江河湖泊的自然景色;勤劳勇敢、
期刊
某天早上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对方开口就说:“张校长您好。”  (我心想,对方可能称呼有误,但也说对了一半。)  我说:“您好,您是?”  “我是詹某某。”对方说。  (我接触的人中确实有个詹某某,但好多年没有联系了。)  我说:“哦!詹老师好,好久没联系了!”  “我是中央教育电视台的,我们正在策划一个栏目叫‘艺术人生’,鉴于您在基层为推动文化强国作出了积极贡献,想给您做一个30分钟的采访。”对
期刊
文化是心灵的宗教,千年瓷都厚重的陶瓷历史文化滋养着一批批陶瓷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为景德镇和世界都奉献了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珍品。近日,记者有幸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李菊生和景德镇夏圣艺术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平交流对陶瓷艺术和陶瓷经纪的各自看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记者此次采访对孔子的这句话深有感触。在谈到景德镇日益兴起的博物馆的时候,李菊生老师告诉记者说:“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
期刊
日前,第六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结果公示结束,86人获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据了解,去年,我省启动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参选者由全省各设区市推荐,经过前期的申报、初选和评定、现场制作、公示阶段,此次有86名工艺美术从业者将被授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此次評选全省共有140余名申报者,最终选出86名大师,也是历届获评人数最多的一次。据悉,前五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结果是:第一届
期刊
人啊,艺多不压身,确实如此。虽然十年里珠宝鉴定已经没有在做了,可是那时我是极其扎实地实战出来的,眼力现在也没有丢掉多少,只是耳闻现在的工艺更为先进了,我的鉴定水准已经落后了,可是平常摆摆用场还是拿得出手的。  这不,有老师找我啦。“申盛,你过来一下,有个事情麻烦你一下。”我五步并成三脚急忙地赶了过去。原来,老师不在家,老伴在的时候,有个外地的,好像是国外的华侨还是什么来的,说要送给老师一个翡翠手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