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互动中的评价表达与知识构建——以4岁汉语儿童的个案研究为例

来源 :语言文字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dxtushu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是人类的核心语言行为,儿童语用发展的重要观测点就是评价表达.研究儿童的评价表达有助于深入探索儿童的知识构建,系统解释儿童评价能力的发展,引导父母开展儿童社会化教育.本文在序列组织和话轮设计中分析儿童的评价表达,基于评价标准、指称基础、评价手段和评价互动四大要素,描写儿童的评价表达特征,探讨知识的互动构建过程,并整合提出“知识环模型”.这一新模型不仅可以诠释儿童评价表达的实现与理解机制,思考语言与百科的“孪生”关系,而且能为语言行为研究提供新路径,也有助于深化汉语立场表达研究.
其他文献
课堂评价的重要性在倡导“教—学—评”一体化和以评促学的背景下日益凸显.本文讨论的课堂自评是一种课堂活动方式,模式为“使用评价量表—定期总结反思—学生交流分享”.课堂自评在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反思和推动智能化教育评价中有重要意义,它的反拨效应主要从对学习目标的传达、对积极归因的促进和对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三方面发挥作用.有效的课堂自评可从设计评价量表、营造有安全感的课堂氛围和鼓励多样化的分享活动着力开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效率.在此前提下,创新教学方式成为必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本文主要从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展开分析.
在中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中,试讲环节对面试者的综合素养与教学技能、学科知识、专业素养有较高要求,而教育部制定的英语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英语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以及实施建议,《新课标》倡导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体验与实践、交流及合作的灵活学习方式.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活动设计理念,结合笔者教学实例阐述无生试讲中教学活动及任务设计在面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