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动态、不足与展望

来源 :教育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小学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对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动态进行了述评,剖析了现今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教育部门对劳动教育的保障缺位、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家庭对劳动教育的轻视干涉以及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不够尊重等问题,总结了劳动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和以劳强体的价值功能.在此基础上,展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要走“五育融合”的道路,教育部门要做好保障工作,学校要切实推动劳动教育课程融合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校本课程以及家校合作,践行家庭劳动教育,以期能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完成综合育人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其他文献
地方方言的词汇系统中,存在大量来自普通话的词语,它们在形、义上与普通话相同,仅在读音上有所区别——这类词即“对音词”.方言词典如果只收录地方特色词汇而不收对音词,可能影响词汇的系统性;而如果收录大量与普通话释义一致的对音词,又可能造成内容的冗余.本文以《闽南方言大词典》为例,探讨方言词典是否应该收录对音词、如何处理对音词以及辞书数字化背景下方言词典对音词收录的新的考虑等诸多问题.
当前声乐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有:声乐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虽然被广泛关注,但系统性研究不足;忽视对基础术语的准确阐释,学生难以实现自主学习;过分关注声音效果或情感表达,缺乏整体性思维;倾向主观感受语言,忽视让学生“唱自己”.声乐教学语言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对声乐教学语言研究的高要求使声乐教学语言系统性研究不足,歌唱发声器官的非可视性使声乐教学语言缺乏基础术语的准确阐释,歌唱运动的特性使声乐教学语言缺乏整体性思维,歌唱的个体差异性使声乐教学语言倾向主观感受.声乐教学语言改进措施是:构建整体性思维是声乐教学语言改进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