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邂逅最美的风景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fnxk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丁义国
  丁义国,海安县海陵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海安县高层次拔尖人才,南通市园丁奖获得者,全国语文报刊协会会员,全国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会员。主持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是我喜欢的一句话。旅行之于人生,是一次灵魂的远足,一幅唯美的画面,更是一次心灵的震颤。
  旅行,需要学会随遇而安。它不需要温暖而柔软的三月天,即便是寒意料峭的冬日里,抑或缠缠绵绵的微雨中,背了行囊,或走或停,不要顾及目的地,只留意某一个瞬间的凝视,凝视流水江南,凝视久违的感动,凝视最放任而又真实的自己。
  旅行,需要学会孤独。它不同于旅游,那需要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一群人,留下的只是步履匆匆的印记和浮光掠影的景致。旅行,却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和不停的脚步,不停地遇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流逝自己的思想。一个人,来到海边,看海水蔚蓝,看残阳如血,看沙鸥低翔,没有孤独只有博大;一个人,坐着公车,走在熙攘的车流中,看身边行色匆匆的路人,看华灯璀璨的都市,没有孤独只有繁华;一个人,握着相机,走在乡村古镇上,踩着青石板路,看小桥流水、烟笼人家,没有孤单只有惬意。原来,孤独并不属于真正的行者。
  旅行,还需要流浪精神。这种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乐。旅行,有一种杜甫笔下的苍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行,有一种李白笔下的闲适,“看花饮美酒,听鸟临青山”;旅行,更有一种吴伟业笔下的逍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旅行,是精神的放逐,是行者的家园。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只需让眼睛去发现,让心灵去感受。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增加其盛水量,必须将短板补长。拓展开来思考,短板补长后,水位要提升,压力也会增大。如果木板结合不紧密,就会四分五裂,最终桶里的水将所剩无几。在学校这个木桶中,教师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这块木板发挥出最大效应呢?笔者认为,要真正使教师这块“木板”创造最大效益,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做到“四合”。  一、合心  教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发
【摘要】《物理》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物理学的发展造就了我们今天多姿多彩、方便快捷的现代化生活,它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因此,《物理》课的教学,既能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了解目前物理学发展的前景。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如今《物理》教学的需要已经失调,教师应根据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实情结合企业对机电类人才的需求,对《物理》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尽力